IoT、AR/VR、AI科技應用正熱,台灣IT人才職涯規劃下一步?


自2014年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預言,台灣科技業下一個Big Thing就是物聯網(IoT)。觀察近三年的科技演進,的確是產業風起雲湧;技術一日千里。全球科技變化,同時也帶動台灣相關智慧裝置在軟、硬體市場上的成長。

在這波科技創新創意階段,台灣IT產業自然不能落人於後,究竟未來將邁向哪些型態?國際專業人才招募的專業顧問公司,從企業人才需求層面出發,觀察近一兩年台灣科技產業趨勢,認為除了產業轉型,人才技能培養也要懂得轉型!

尋找人才不再只看穩定性

根據一份台灣科技產業人才需求報告顯示,2016年台灣IT產業對「軟體工程類人員」的缺口最大,高達2.7萬人。去年企業對軟體人才需求,更是首度超越硬體職缺。人才顧問經理指出,過去台灣科技業對人才需求,大宗來自傳統硬體廠商,但很明顯的轉變是,近幾年因IoT的蓬勃發展,對軟體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尤其因電子商務、雲端運算、大數據等智慧工具不斷推陳出新,誰能掌握最前瞻的技術Know-How,誰就能成為市場上最搶手的專業人才。

除此之外,軟體科技業界對求職者的職涯發展及技能需求,也有很大的轉向。人資顧問明顯感受到,過去在2000~2009年,企業主看人才履歷,主要強調穩定性、研發相同產品的經驗有多長。

但這一兩年卻大不相同,業主反而偏愛求職者的履歷,能是每兩三年就經手不同科技產品、專案,甚至在大型企業、新創公司都有經驗的人才,更是加分。

IT人要時時跟上時代趨勢

這類企業主要是中小型、新創,有獲利營收的科技公司。他們反而不追求人才履歷,是一畢業就在同一間公司待上10~15年的類型。尤其近幾年就傳出不少案例,有些外商科技大廠在台灣據點陸續裁員,最後只留軟體部門人才。

而這一波離開的員工,他們的履歷有高度共同性。那就是求學一畢業就加入傳統代工廠,一路跳槽到外商企業,而過去十年職場經歷,都是研發經手相同的產品線。

如今科技產業不斷轉變,對人才需求也在不斷進化,對於這些被釋出的人才,在找下一份工作時,該如何讓自己職涯發展能順利轉型?年資超過十年的求職者,轉型成功案例主要在三個要素。

其一,放下身段,對自己下一份工作的薪資要求要更彈性。其二,不能要求非得進外商,台灣的代工廠家其實還有很多發展位置。最後,隨穿戴式裝置、IoT、VR新產品需求出現,能把過去在筆電、手機產品的經驗,移轉到其他新科技產品、網通類領域。

彈性、靈活是下一波科技人才勝出關鍵

至於近幾年,哪一些軟體研發的人才履歷最容易被企業主眼睛一亮?尋找人才的策略又有哪些改變?其實現在不乏科技大廠也愛用社會新鮮人,不過往往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跳出的人才,其實有一些特質。

除了最基本的學業成績,台灣軟體相關社群近幾年蓬勃發展,因此如果在校期間,就能積極參加國內外競賽、參展、社團,甚至相關設計、展示品能在其領域的社群中具備活躍度,那會是求職過程非常重要的助力。

目前外商軟體公司、新創企業在尋找人才的要求、方式也跟過去作法不同。一來這類企業對人才增補,沒有制度限定,不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

同時也因為市場不斷有新技術推出,企業找特定職位的求職者時,反而沒有過度細節的需求。因此科技市場的變化,反應在人才尋求的策略,求職者個性的彈性靈活度,以及溝通力、邏輯能力更是勝出關鍵。

近兩年科技企業,對軟體人才的技能篩選就有很大變化。過去可能會要求一定要寫哪些程式語言的能力,且具備多少年資歷。但現在也因為科技市場不斷演進,公司使用的產品項目也不斷調整,因此在篩選履歷時,不一定只看過去做過哪些產品項目,反而更調人格特質,以及邏輯、思考能力。

台灣科技人才最大優勢:技術、個性、薪資

由於台灣長期素有電子王國的美稱,在未來IT朝向軟硬整合過程,台灣的科技人才與兩岸做比較時,台灣人才有哪些優勢?顧問認為台灣科技研發相關領域的人才優勢有三大特點,就是技術、個性、薪資。

台灣研發人才的技術以及對產品的品質要求仍有深厚的實力。至於個性方面,他們觀察中國大陸員工較積極有野心,相對有新想法就偏向跳槽或自己成立公司。但在台灣發生這樣狀況機率少很多,在穩定度、忠誠度方面,對企業主而言是一大優點。至於薪資要求,也比中國一線城市低,因此這幾年慢慢有一些案子開始回流給台灣研發執行。

至於台灣科技研發類人才走出去的比例,目前主要前往的國家以美國、中國大陸、日本、澳洲、泰國為大宗。尤其到中國大陸的意願一年比一年高,不過外派待的時間大多低於5年以下,目前落在大多2~3年為主,而且以具備語言能力、單身的族群接受度較高。中國大陸企業對台灣科技人才蒐羅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因此台灣科技人才仍有優勢,千萬別小看自己!

作者資訊

特約記者 陳薪智
特約記者 陳薪智
記者生涯主跑科技、電商、網路行銷產業,採訪累積超過 500 位國內外企業 CEO、新創企業創辦人、專業經理人。撰寫文章散見各類媒體,三立新聞、蘋果日報、聯合新聞、風傳媒、DIGITIMES、數位時代、CIO經理人、Meet創業小聚、癮科技、Cmoney、La Vie行動家、SmartM、品牌志等。品牌主或創業者,你想分享故事,歡迎來信接洽合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