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青年雜誌!2大關鍵,IG用「安心感」擊中年輕人的心

Instagram 的出現改變了青少年的閱讀習慣, Z 世代(意指 1995 – 2010 年出生)的青少年不再像前一輩人透過青少年雜誌(如 Teen Vouge)取得日常生活,人生建議,開始透過 Instagram 尋求各式建議。

我對這個消息非常有感,是因為經營了幾年的 Instagram,我也時常在 Instagram、臉書收到網友私訊,詢問愛情、友情、人際關係、工作建議等內容。

Instagram 取代了青少年雜誌

《大西洋月刊》提到,這些帳號通常取名為「自愛」、「自助」,用簡單的圖文搭配圖片傳授日常經驗,這些帳號覆蓋的層面五花八門,從約會建議,到如何在學生中更受到歡迎,如何跟男友溝通,如何面對離別,如何選工作,第一次找工作的注意事項…….內容包羅萬象。

其實,自從社群網站興起後,青少年開始習慣透過手機和網站提供的內容尋找人生的解答,內容不一定跟生涯規劃有關,許多人也會在網路上尋找化妝技巧、美容建議、頭髮造型的教學……等。

圖片來源:《姐就是美》Youtube

這樣的方式變成了一種現象,也造就了一批青少年的意見領袖,《大西洋月刊》也提到,這些帳號在 Instagram 上誕生以後,短短的 6 個月就見證了爆炸性的人氣成長,幾乎每一個「自愛」、「自助」、「自信」的帳號都有好幾萬人的關注。

根據《大西洋月刊》的採訪,青少年、青少女們閱讀這些內容是希望嘗試找到控制權,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找不到為他們而產生的內容,大多數的成年人認為這些「問題」和「狀況」不重要,也有人提到,這些帳號可以給青少年一種安心感,而且所有的消息相關消息都會被 放置放在一個標題下,方便查找。

這些帳號又是誰在運作的呢?在美國絕大多數都是高年級的學生或者是大學校園的學長姐們,他們從私訊中了解讀者想看什麼,挑選主題以後到 Google、Youtube 找答案,整合要點,加工成圖文相符的內容,方便讀者用滑動的方式透過 Instagram 閱讀。

IG 的建議和 Google 搜尋有何不同?

這些 Instagram 的建議是經過整合的,多半會去蕪存菁,並且以圖文的模式組成,好讀、滑動後即可看到更多資訊,青少年不需要動手搜尋,只要關注幾個特定帳號就可以滿足多數需求,Instagram 手機優先的介面讓青少年們比較可以感受到私密性,並且可以透過貼文下方的其他網友評論得知建議的好壞,以及立刻私訊與帳號管理員立刻溝通,相較於 Google 的正式感,Instagram 讓人更放鬆

再加上,粉絲能夠提供即時回饋,標記好友讓他們參與話題討論,對青少年、青少女們來說很方便。

台灣青少年族群也一樣,許多人會透過這些帳號、討論區、社群網站獲得日常生活資訊,得到青春的慰藉,但無論是在台灣或歐美都一樣,這類型的網站運營多數靠興趣愛好支持,很難盈利,無法盈利就會導致一些譁眾取寵的帳號出現,提供參差不齊的內容,甚至有時候會故意誇大青春期的問題,或者提供錯誤的價值觀。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每個年紀都有不同的煩惱,不用刻意去忽略也不必放大來看,很多時候提問的人只需要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他並不是真的想要獲得一個解答,畢竟我們都年輕過,只有走過以後才明白,這些經歷必須面對以後才能回味。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面試後總是收到無聲卡?金融界CEO:「幽默感」才是錄取關鍵!
敢被下屬超越才是好主管!傑出領導者必備的8大特質
想在工作中創造價值?先學習如何讓自己成為「領導型人才」!

作者資訊

冒牌生
冒牌生
青年作家、企業講師、社群經營達人,系列粉絲團破150萬按讚數,曾獲《數位時代》個人粉絲團冠軍。更多討論請看臉書社團《冒牌生的社群診療室》https://goo.gl/uaE6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