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金融科技展(FinTech Taipei 2019)圓滿落幕,本次最吸睛的是即將在2020年陸續開業的三家純網銀,「將來銀行、樂天國際商業銀行、Line Bank」,然而純網銀相較於過去我們所熟悉的金融系統究竟有何差別?這三家純網銀又有何不同?大家都在說金融鯰魚出現了!是什麼意思呢?而這其中又有哪些行銷人不可不知的細節呢?
本篇目錄
一.純網銀究竟是什麼?純網銀、數位銀行與傳統銀行有何不同?
純網路銀行是從網際網路時代開始出現的新型態金融服務,根據金管會的發照定義,純網路銀行除了總行及客服中心外,依規定不得設立實體分行,沒有任何分支機構、營業據點,至於金融業務範圍則與傳統銀行無異。
傳統銀行擁有實體分行及旗下眾多員工可以為客戶完成服務,但缺點也是因為有營業時間限制導致部分服務無法及時辦理,在尖峰時段甚至需要額外的等待時間。伴隨著網路資訊普及,客戶使用習慣逐漸產生改變,2000 年起,銀行業者陸陸續續開發網路服務,也就是俗稱的網路銀行,不需要到實體銀行排隊、刷存摺,就能在線上查看帳戶狀況、轉帳等簡單的服務;智慧型手機普及後,多數銀行也都開發App,可以在手機上操作部分金融服務。伴隨著民眾對網路服務的依賴加深,近年像是王道 O-Bank、台新 Richart、永豐大戶 DAWHO,這類的數位銀行、帳戶相繼誕生。
純網銀與傳統銀行及數位銀行最大的不同在於,沒有實體存摺,所有服務全年無休、線上客服隨時待命解決問題。此外,原數位銀行可直接在線上完成如,定存、買基金、貸款等理財服務,於純網銀也相應提供同樣功能。
二.將來銀行、樂天國際商業銀行、Line Bank有哪些不一樣?
將來銀行由中華電信、兆豐銀行等公股事業投資,被稱為純網銀國家隊。透過夥伴資料庫、開放銀行資料庫,以及自有資料未夥伴及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並在此基礎上,創造政府合夥人、金融業及消費者三贏場面。
LINE Bank主要由LINE、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台北富邦銀行及中國信託等電信、金融公司共同組成。開業首波會推出的金融產品是存款、小額貸款、轉帳、匯款,以及發行Debit卡(簽帳金融卡)。並透過 Open API,讓用戶一次掌握所有存款、消費金融、保險、基金投資等整合服務。目標是打造全民銀行,以Bank 4.0的概念邁進,透過一個App整合消費者所有金融所需。初期將結合LINE生態圈,找到合適的金融場景,包括線上線下,也會透過Open API去串接外部場景,將LINE Bank的金融服務延伸出去。
樂天國際商業銀行,簡稱樂天商銀。分別由日本樂天集團及國票金共同持股,將複製日本樂天銀行建立生活圈的成功案例。樂天生態圈在臺灣提供EC電子商務、旅遊、信用卡等服務,且皆由單一的樂天會員ID制度串起,透過樂天銀行的加入,更能擴大樂天生態圈初期,樂天商銀的目標是與樂天生態圈中各項服務連接,提供適當的數位服務,加深生態圈內消費者的黏著度。此外,樂天商銀也表示,會建立24小時交易監控中心、資訊安全與控管措施。
三.金融”鯰魚效應”會怎麼影響未來的金產業呢?
“鯰魚效應”是企業領導層激發員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企業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氣、思維敏捷的年輕生力軍引入職工隊伍中甚至管理層,給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懶惰員工和官僚帶來競爭壓力,才能喚起“沙丁魚”們的生存意識和競爭求勝之心。二是要不斷地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管理觀念,這樣才能使企業在市場大潮中搏擊風浪,增強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
純網銀挾帶跨領域股東的優勢,進入消費者視野,而傳統銀行則透過異業合作及策略聯盟,參與消費者生活,提升金融效率。而純網銀所帶來的第二個鯰魚效應則是各銀行分行將有機會發生體質上的改變,當然這也是外界最擔心的部分,是否會因為純網銀趨勢,迫使傳統銀行分行裁撤,形成金融業的大量失業潮。
當然純網銀所帶來的不完全是壞處,以全新運作方式的金融系統將提供消費者完全不同的金融商品,而金管會之所以期待金融鯰魚效應產生,正是希望可以透過純網銀多方競爭,未金融商品找到新的出路,更可以優化更加優秀的金融服務體驗。
四.純網銀新紀元,有哪些行銷人不可不知的細節?
以Line Bank為例,在日本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個人單日旅遊險,甚至可以在APP上購買地震險作為禮物贈送給朋友。樂天商銀在日本建立得純網銀生活圈,更建立一種用戶的社群聚落,各種消費行為及消費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互動體驗場景皆可能在其中發生,在落實社群應用及數位行銷的道路上建立一個成功的里程碑。而以上三家純網銀,皆以解決消費者食衣住行各個方方面面的消費行為,作為目標,希望可以透過AI技術的革新及運用落實在金融及各大領域。
首圖來源 : 中時電子報
參考資料 : 財訊
延伸閱讀 :
避免FoodPanda外送員之亂!Postmates用機器人送餐,盼提升效率解決人力浪費
未來八年,AI 語音服務市場將達 78 億美元!祖克柏:FB 正積極開發相關服務
作者資訊
- 服經系畢業,因為畢業論文開啟使用者研究、應用程式體驗優化、人機互動等領域研究,朝著全鏈路設計師的目標邁進,目前投入數位品牌經營及多媒體應用領域,持續學習、持續創新。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19-12-18口碑行銷網紅行銷「陷」危機|看看別人怎麼做
- 2019-12-17行銷案例經濟不景氣 | 黑色星期五VS雙十二 ! 看電商如何突破重圍
- 2019-12-11行銷案例“純網銀”是什麼?行銷人不可不知的四大重點
- 2019-10-07行銷案例美國品牌中國魂!中國肯德基 4 大策略成功「在地化」,占全球營收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