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持續貶值,進口原物料價格上升,品牌經理該如何應變與控管成本?

新臺幣貶值

|文/丁丞康|原文出處/新臺幣持續貶值,進口原物料價格價節節上升,品牌經理如何應變與控管成本?|首圖/Pexels


2021年登上「最強亞幣」寶座的新臺幣,2022年走勢大逆轉,雖未到淪為「最弱亞幣」的地步,但一路從去年的27字頭迅速下滑至今年四月底的29.5元,今年累計貶幅已超車韓元。資深匯銀主管說,匯率為雙面刃,新臺幣變得不值錢有利也有弊,好處是出口報價競爭力提升,壞處則是助長進口物價,加重國內的輸入性通膨壓力。

品牌經理身負品牌營利之責,當國內市場受匯率影響,核心原物料卻因進口報價節節上升,品牌產品原物料採購價格直接影響生產銷貨毛利;再因通膨以及企業經營對社會的觀感、或政府限制等,不能或無法調整末端售價,那麼,品牌經理要如何確保品牌能持續穩定獲利、並且在市場的價格戰中持盈保泰、提升市場占有率呢?

原物料價格上升
面對原物料價格上升,品牌經理人該如何應對?。圖:Pexels

隨時檢視供應商供貨能力與其他供貨來源

品牌經理除掌握核心原物料的主要供應來源(原廠或進口商),也必須有其他備援供應來源(包括供應商以及原物料本身)的替代方案,這點,除了讓主要原物料供應無慮,也可以在任何影響供應價格波動的因素下(譬如匯率變化),隨時保有彈性來調整供應商的選擇,以維持品牌經營之最大利益。

與供應商締結採購合約的自我保護

採購合約的締結源於雙方合意,合約細節在某些情況下,品牌經理人應特別留意是否能在保障品牌本身的利益,不妨可以參考「開口合約」的精神,即:「在履約期間內,數量不確定,並以一定金額為上限之採購,視實際需要隨時通知廠商履約之契約,以契約中所列履約標的項目及單價,依完成履約實際供應之項目及數量給付契約價金」來締結採購合約。

當然也可藉由加入:「因匯率價變動在上下X百分比之內,各自吸收!」條款,來約定、保障雙方。

現有原物料庫存量的調整及因應

原物料之進貨成本本來就是品牌產品生產銷貨毛利的主要構成要件,當預期原物料採購價格將隨匯率波動而有調整時,品牌經理應要協調生產物料部門,掌握原物料庫存極大化所需的限制,譬如說鮮度管理、倉容、調度、供應商庫存現況,再加上市場銷售的變化等變數,來決定是否要接受供應商在預告價格調漲時Last Buy offer 及增加採購量的決策。

善用避險金融的工具

匯率變動是屬於總體經濟的範疇,影響所及,實非單一事業體能以直接扭轉,好在是,匯率避險金融工具還蠻多的,品牌經理人可能不是十項全能,但至少在養成教育期間,對財務、會計的了解,以及掌握市場脈動、趨勢下,平常時就與財務、會計部門同仁,在品牌產品成本結構與控管中,討論、加入避險工具提撥的成分,善用資金財務槓桿的原理,慎選、購買些金融商品,適當轉換美元資產,降低或減少匯兌的損失。

仍然要挹入原有資源進行品牌線上、線下宣傳

物價上漲的痛苦迴圈多半始於品牌產品因採購原物料價格、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 在維持營業利益的前題下,不得不做出調整售價的決策!

然而,成功的品牌經理人,若能在採購原物料的匯率變動議題上掌握先機,就可以較競爭品牌獲得更多的營業利得,而得以較競爭品牌延後調整售價時間,這時,再挹入更多線上、線下「共體時艱」的宣傳,反而有助於品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若恰好又挑對時間點調升售價,那就更是溢價了!

新臺幣貶值
挹入更多品牌線上、線下的宣傳,反而有助於品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圖:Pexels

學習更多行銷人文章
物價上漲、痛苦指數升高,品牌經理人該如何創造新商機
2022後疫情時代,品牌經理人應有的四個思維


|本文由丁丞康授權提供,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未經原作者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資訊

《行銷人》讀者投書
《行銷人》讀者投書
我們致力於提供台灣行銷從業者專業、實用的文章內容,若您也認同我們的理念,歡迎來信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