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中國大陸的建軍邏輯、戰略方針與台海衝突

(圖/取自中國軍網)

周永秦/北京大學「䇹政計畫」訪問學人、軍事評論員

對於潛在的臺海衝突,檯面上討論焦點多流於對單一武器裝備的數據與數量比較進行粗淺判斷,而鮮有系統化、多面向的深度剖析。例如常有人津津樂道中國大陸福建號與美國福特級兩航母比照,而僅得出「中國大陸對上美國必敗」、「中國大陸不堪一擊」斯類簡化結論,對戰爭評估總過於樂觀。在粗淺的武器比較外,我們有必要對中國大陸軍事力量進行深層次分析當中,中國大陸軍事力量建設邏輯與戰略方針綜合分析,是一個有趣的觀察點。

一國如何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學術多探討外部環境層面之影響。開結構現實主義先河的國際關係學者沃爾茲(Kenneth Waltz)就指出,國際政治乃競爭領域,無政府狀態下一國會仿效(emulation)世界最強國家進行軍事力量建設,長久下來各國的武器與戰略都將大同小異。然而沃爾茲並沒有進一步說明仿效的具體細節,如在什麼時間、何種條件下會仿效,因此,這種理論的解釋力道有限。

另一個類似理論為戰力擴散論(the diffusion of military power)。此說以為,一國戰力也會依據世界最強國家而建設,但在多個面向上與仿效不同。例如該國會依據自己不同的內、外條件,像地理、資本、組織、外部環境、戰略目標等不同,而進行有限度、有選擇的模仿。

回頭來看中國大陸的軍事建設,似可解釋一些端倪。2000年開始中國大陸國產武器都漸屏除過往俄式武器特色,而轉向美國與西方看齊,例如光華艦身的護衛艦;配相位陣列雷達的神盾艦;航母從滑跳起飛發展為電磁彈射;全通甲板的兩棲攻擊艦等。常聞中國大陸網民戲稱,美軍的最大粉絲,其實是解放軍。這某種程度也意味著,中國大陸科技實力與美國及西方差距,將愈來愈小。

這也增加了中國大陸是否要稱霸之疑慮,尤其是當第三艘航母福建號建成、海上力量延伸到歐亞甚至南美,全方位向美國看齊,更使本來已經縱橫四海的美軍緊張:中國大陸會不會以全球為範圍,進行與美國的軍事影響力鬥爭?據此,我們有必要增加討論面向:這些武器將打什麼樣的戰爭?即,中國大陸的軍事戰略方針。

麻省理工學院的傅泰林(Taylor Fravel)統整解放軍建軍以來所有戰略轉變後指出,1990年代以前多數時間,解放軍仍都以大陸軍思維在考慮如何打總體戰,敵人在美蘇之間轉換、戰略在誘敵深入的游擊戰、運動戰與拒敵於外的陣地戰之間游移。波斯灣戰爭後才從總體戰轉為關注局部戰爭,又在科索沃、伊拉克戰事後重點發展「信息化」(而非機械化)、「一體化」(而非分散指揮)、「聯合作戰」(而非偕同作戰)的「系統衝突」。2004年公布的戰略為名「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

當前中國大陸軍事戰略方針依照2015年公布的白皮書,稱為「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比起前者,刪除「條件下的」,意味信息化不再只是戰爭其中一條件,而是戰爭本身。在此戰略下,中國大陸首要進行軍改,其次重視海上威脅(相較以往重視東南方向外,又多強調了西太平洋)。值得注意的是,綜觀中國大陸軍事戰略發展歷史,北京一直將自身放在更「謙虛」的位置,例如其始終強調戰略目標在於防禦,再遠必誅也是因對方先犯我中華,此即「積極防禦」概念。

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在建政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關注單一總體威脅,直到三十年前開始轉變為多個局部衝突(當中又以臺灣問題為首)。此後儘管時常有零星衝突發生,但三十年來美國始終不是北京的主要戰略目標,最多是區域衝突的涉入對象。又2015年白皮書明確提到,要「有效控制重大危機,妥善應對連鎖反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安全」,控制重大危機、應對連鎖反應,放在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等文字之前。

在此之下,臺海潛在的衝突想像應是:北京以美國在政治上的「先發」(如官員來臺、外交承認等),定調為對中國大陸主權之侵犯,接以防禦為名進行軍事衝突上的「制人」,並且將衝突圍繞在島嶼封鎖與登陸的局部戰爭。當中,中國大陸會極力避免與美國正面衝突、阻止局勢升級,美國也將限制介入力道與衝突範圍。

據此,裝備與數量的簡單對照就毫無意義,這些武器本身就是投入區域衝突、對付區域內其他國家之用。面對更先進的美軍,北京會展現一定程度的戰略自制,同時也會備有自己的不對稱戰術。例如,並不太會有機會見到福建號與福特級的海上決戰。反之,前者用以對臺灣周圍海域的空中壓制,後者要面對的是如何突穿中國大陸反介入範圍。此外,對於中國大陸會否在軍事意義上取代美國,也就有了解答:中國大陸會在周邊區域謀求自身影響,而不會在全球範圍與美國爭高下,除非戰略有所改變。

至於中國大陸的軍事戰略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改變?傅泰林認為外部環境影響頗為重要,尤其是如美中關係劇烈惡化,則戰略或將轉向對付美國。他也認為,中共領導階層的團結與否將影響戰略施行,這些轉變指標值得後續觀察。

這也延伸了一些問題,例如衝突究竟能否管控?陸戰為首的俄烏衝突美國與北約尚能藉烏克蘭幅員廣闊優勢規避戰火、空中提供偵查情報、陸路提供資源,然以海上封鎖與空中打擊為主的臺海衝突,海路提供軍火並不安全,亦沒有廣闊陸地可以提供防空掩護,這是否會導致美中更容易擦槍走火面臨損失、戰爭更容易升級,也因此美國更傾向避免過度介入?值得後續研究。

吾人對於臺海戰爭的想像總是過於簡化而粗糙,然分析中共建軍邏輯與戰略方針,便可知許多帳面上的比較都是徒勞,而多面向多層次的對照才能察覺臺海衝突的高強度、多限制、不穩定、不對稱,也就不至犯下單純用「航母殺手」、「一兵一紅隼」就能全殲敵軍的錯誤幻想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獨家報導立場※

 

作者資訊

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