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鱸魚授權行銷人轉載、編輯,未經原作者授權請勿轉載,原文出處。|首圖/鱸魚
有些事情如果一定要等到全部準備好才能做,這件事就永遠不可能發生。世上很多大的改變,其實都是陰錯陽差造就出來的。
矽谷的一夜淨空及全面遠端工作的推出,就是上面這樣一個例子。可是這意外的一把,卻也可能把這些科技公司推入了史無前例的新思維,而且是福是禍我們都還不知道。
本篇目錄
直接上架的矽谷
在完全沒有準備,也毫無測試的情況下,整個矽谷被趕鴨子上架推出遠端工作,產能也受到空前無情的測試。
矽谷過去的傳統思維就是一再測試之後,才敢在有絕對掌控的條件下,局部而緩慢推出改變。我們軟體改版都是先推上1% 的伺服器,然後是5%,15%,25% ⋯⋯ 一吋一吋推向目標。這中間漫長的過程叫做「烘焙觀察期」。不管案子有多緊急,這一步從没有人敢省略。
而現在這一盤棋完全被瘟疫打亂。不管準備好沒有,不管可不可能,矽谷必須一夜淨空,而且必須繼續維持無縫運轉。
在封城之前幾天,一家知名的網路公司才開始到處張羅緊急購買1千台筆電。長期在家工作這件事,並不是每個人或每家公司都隨時準備好的。因為工作性質不同,有些公司的員工根本沒有筆電。過去「準備好才上架」的謹慎傳統,現在已不是一個選項。
遠端工作這個爭論了幾十年的老話題,因為這場瘟疫又重新加溫搬上檯面。
現在遠端工作上架了快 3 個月,矽谷沒有一家公司停擺,而且紛紛加碼延長。我們先延到 7 月,上周又延到 9 月。老闆私下告訴我們可能會延到年底。因為大家都累計了一堆假期,他鼓勵我們到森林或湖邊租一間木屋,一半時間工作,另一半度假。
Google、亞馬遜、蘋果也都表示在家工作延到年底。臉書不但延到年底,以後有一半的員工都可能永久在家工作。Twitter 和 Square 更表明所有員工都可以永遠在家工作。
就員工角度而言,能夠遊牧式到世界各地工作應該是最酷的事。不過這不是出於福利,高興一下就可以,不必太感動。公司自有對它有利的考量。
總之大家都開始思考,以後有沒有可能就永遠這樣長期在家工作?或者再瘋狂一點,未來有沒有可能連辦公室都可以省了?這種事 3 個月之前沒有人敢想,哪家公司的高階主管要是提出這個想法,可能早就被亂石打死。現在這卻可能一步步變成事實。
矽谷不鼓勵在家工作。早年雖大力推廣,近年已經演變成偶爾為之的蠅頭小福利。瘟疫之前,如果在上班時間到各大科技公司逛一圈,你就會發現在家工作從來就不是主流。臉書和 Google 每一個可以容納幾千輛汽車的園區,停車場永遠都是滿的──這也是 Google 推出代客泊車的原因,這樣可以節省員工到處兜圈子找車位的時間。
現在,在家工作意外地測試了3 個月之後,矽谷仍舊在運轉,大家似乎開始動搖,認為延續那個成功,繼續推向無辦公室的想法也許並非那麼瘋狂。
不過我們先談在家工作,再談未來無辦公室的想法。
遠端工作從未消失的老問題
過去我曾問過一位長期在外州家裡工作15年的老同事,他認為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干擾。經過這 3 個月我也體會到,干擾的確很少,有時候甚至少到有一點寂寞。
不過這背後有極大的誤謬。沒有干擾的原因,是因為人家找他不方便,所以養成習慣直接跳過這個步驟,但這並沒有解決當初需要找他的根本原因。他只是讓溝通的不便,製造了沒有干擾的假象。長久下來他已經不知不覺在決策過程中被遺忘。
另外,測試了 3 個月之後大家都說,工作量和總工作時數都增加了,這些數據看在決策者眼中也許會竊竊私喜。但這並不代表產能跟著提高。我們只是把通勤省下的時間,耗在額外的溝通成本上。基本上這還是扯平了。其實遠端工作的問題非常多,現在撐著矽谷無縫運轉的只是「權宜和包容」,一切未必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天真無邪。
天下最快、最廉價而且永遠不當機的網路,是⋯⋯
專家評估在家工作最多不應該超過25%,否則會造成溝通和整合上額外的負擔。公司規模越大負擔就愈高。要解決溝通和整合上的問題,就需要最先進的網路──我們都必須承認,天下頻寬最大,傳輸最快,最真實,最廉價、也最可靠的網路,就叫做「辦 – 公 – 室」!
遠端工作所碰到的基本問題大致可分成科技、人與程序三大塊。科技問題不外是網路不穩定、頻寬不足、線上會議聲音不清楚,像是來自外太空⋯⋯這些都不難解決,但人和程序就比較複雜。長久以來我們建立的程序,都沒有考慮到溝通上的困難,所以很多資源都浪費在上下文切換之間。
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常發現追踪的每一件事情都卡在某一個環節。所以一整天下來,沒有一件真正完成的。到了第二天你又必須全面切換上下文,繼續追蹤那個沒有完成的環節。我花在上下文切換的時間大約是兩成,剛好是我通勤的時間。這還不包括有些案件卡在等待另一個人,而那個人又在等待另外一個不回應的人⋯⋯所以這件事就一直停擺著,也許直到最後大家都會忘記。但是問題並不會消失,它也很興奮可以等待東山再起。
一切都只是暫時
其他的不便更不勝枚舉,比方線上會議的背景雜音──包括狗吠、貓叫、孩子追鬧,還有鄰居的電鋸和除草機。偏偏如果那是會議主持人,他不可能一直保持靜音。另外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口音問題:一但缺乏面對面的肢體語言幫忙解讀,你會發現世界各地南腔北調的英文,在線上會議都變成意想不到的問題。過去這些問題並不是不存在,而是大家在會議室裡眉來眼去的,竟不自覺地解決了溝通上的障礙。
此外大家心裡都明白,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包括解決問題在內。這期間我們碰到過網站當機問題,因為溝通上的不方便,尋求的解決方案也都是權宜性的。大家心裡想的都是等事過境遷之後,再回頭找齊各方人馬聚在一起,深入討論根本解決之道。解決大問題最重要的「白板腦力激盪」,在線上根本不可能執行。
大的策略性問題很難憑著 Zoom 的畫面尋求解決方案⋯⋯所以大家都把這一切當作非常時期的不便,包容與忍耐是唯一的選擇。很多時候我們根本只是把問題推到以後。
我們不是機器,只要有電源,插在哪都一樣。
就員工來說,長期在家完全斷絕社交關係式的工作環境,也絕對不是一種福利。同一個團隊除了工作之外最重要是協力效應,那是一種建立在人際關係上的團隊精神。畢竟我們不是機器,只要有電源有訊號,放在哪裡都可以運轉。
我們可以關著門在網上購物、學習,也可以辦大部分的事。這些都給我們錯誤的假象,以為網路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有一件事網路很難做到的就是經營一個團隊。
在工作上我把同事都當作伙伴,而不是放在隔壁的零件。中午我們會一起出去吃飯,下了班有時會去喝兩杯。大家在一起吃飯、去酒吧,並不是為了食物和酒,而是搭建是文化和情誼,也是為我自己打造另類的生活方式。那已經是我生活的延伸,成為生命中的另一個面相。
但是現在我們都被迫改變這種工作關係⋯⋯那麼,如果這種改變不只是暫時的,我們又會失去些什麼?
如果暫時變成永久,辦公室也可以省了⋯⋯
現在我們全面在家工作延長到 9 月,從三月初開始算起,這將是長達 6 個月,1萬多人全面同時遠端工作。這毫無疑問是歷史紀錄。我相信過去這幾個月公司省下的營運費用非常可觀,所以他們才會做出這樣重大的決定。
去年初我們裁了很多人,也空出了很多位子。從重新整合之後,他們把一整層樓改建成類似圖書館的遊牧式工作空間,在那兒擺了一些工作台,上面有外接螢幕和端口,周圍很隨意地放了一些雅緻的茶幾和沙發,有點像是旅館大廳的陳設。當時我就意識到這也許就是未來的辦公室藍圖。
逃離矽谷
不過任何事都是兩面刃。這表示以後僱人也是海闊天空沒有地理限制。全球有能力的人都可以搶這塊大餅。而出了矽谷,到處都是便宜又大碗的人才。人才競爭將更全球化。如果我們都只是 Zoom 上面的一張照片,我們就更容易被異地的另一張比你便宜的照片取代。如果我們不再是個有表情、有肢體語言的實體,裁員的時候你也只是個數字。
此外我還擔心什麼 ? 職場將只剩下一張書桌和電腦。
我擔心我們變成機器而不是伙伴,隨時都可以替換。我擔心工作不再是一種另類生活,我擔心那些朝暮相處的同事以後都只是Zoom 的照片。大家不妨想像身邊真正的好友,和臉書上那些從未謀面的虛朋友,你能說這兩者沒有區別嗎?
如果工作是另外一種生活方式,那麼它就應該在同一個空間裡,與一群人一起來建構,而不是在你每天吃飯睡覺的那間屋子,面對同樣的家俱跟擺設,靠著跟一堆文字與圖像交往,渡過你人生一半可用的時間。 這與有薪資的坐牢並沒有什麼不同。
如果真是長期關在自己的房間內工作,那麼在哪一家公司工作又有什麼區別 ? 公司的品牌跟你又有什麼關係? 若真有這樣的一天,「同事」這個造就工作最重要的元素,將從你我生命中移除,而淪為只是網路上的照片。「職場」這個千古名詞將只剩下一張書桌和電腦⋯⋯我們活活把一個存在了幾千年的社會就這麼糟蹋掉了。
然後我們努力工作所賺的,不就只剩銀行的數字而已?
所以我擔心這場瘟疫把趕鴨子上架的臨時性遠端工作,意外推向過去從來沒有人敢想像的境界。 這也是頭一次,我希望矽谷不要只相信數據。
因為那個數據在表面上太誘惑人了。 總之才 3 個月,我已經在想念卡在車陣裡胡思亂想的日子,我也想念那些點頭、搖頭不分的印度式困惑。我想念他們重音前後顛倒、讓人必須思考 3次才能回神過來的英文,我也想念捨命陪君子吃的那些不三不四的中國菜。
更糟糕的是,我甚至已經開始想念那些混蛋們了。
對了,矽谷惡名昭彰白吃的午餐也將跟著成為絶響──這會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也是子孫們最不能原諒的。
作者簡介-鱸魚
在翻譯出版了18本當代文學名著之後,鱸魚決定跟別人一樣出國唸電腦,到了矽谷做了工程師。糟糕的是他竟然做得很成功,讓他一直沒有覺悟的理由。現在兜了一圈,他又重拾寫作這項嗜好。除了寫作,鱸魚偶爾也在多家科技媒體上發表專題文章。
更多行銷人報導
矽谷工程師的告白 —台灣教育沒告訴你的事:如何在職場生存?
「我們不要忠誠,只要超級英雄。」Netflix的鐵血管理,締造每年十億美元營收。
作者資訊
- 歡迎成為《行銷人》合作夥伴,若有任何文章授權、尋求報導及投稿的需求,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1-07職場生活2025徵信社薪水?工作內容與作息時間大揭密!
- 2024-12-24行銷推薦製作多語言問卷教學:善用多語系功能,讓你的問卷跨越國界!
- 2024-12-02數位轉型鳳梨葉翻轉時尚!優織隆勇奪2025台灣精品獎,領航全球永續新趨勢
- 2024-11-29健康專欄術後還是鼻塞? 小心尾端鼻中隔彎曲或空鼻症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