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光創園】替兩岸創新市場牽紅線

發展繁榮的上海,匯集許多創業資源、資金,是不少產業及人才搶破頭進入的市場,但隨著互聯網急速發展、各產業市場日趨飽和,創業門檻隨之提高,想要進入大陸就業或創業,沒有好幾把刷子或是強大的團隊和產品真的容易失敗。但台商呂勇逵為了回饋家鄉,幫助台灣青年進入大陸市場,用自有資源創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串連兩岸市場、連接創業投資,一塊兒來看看【光創園】如何替創業家們圓夢!

「你靈光,就發光。」這句簡短的口號,也代表著上海慧高光創園的核心理念之一,期許進駐光創園的企業或是新創人才,都能在大陸市場站穩腳步、在競爭激烈的險惡創業環境中生存、發光。它不同於一般民間孵化器、加速器,透過政府資金及企業投資生存,也非政府設立的育成中心,而是由在上海創業 26 年的台灣企業家呂勇逵創立,希望藉著過去累積的創業基礎和人脈資源,自發性為兩岸新創企業和人才再創發揮舞台。

台商自發創立「光創園」,串連兩岸創新市場

座落在上海閔行一代的莘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整棟光創園空間就像個大型文創基地。創立近 2 年來,上海和台灣共有 35 間企業進駐辦公,也有數十位台灣人在這裡找到就業機會。光創園創辦人勇逵大哥說,他創立光創園的目的,就是希望提供一個兩岸創業平台,連接大陸與台灣、連接創業與投資、連接創新與市場。在上海做半導體工業已有26年,離不開上海,但身為台商依然對家鄉充滿感情,他知道台灣科技產業算發達,創業氛圍也不錯,而大陸市場廣大、資金也很豐富,有很多台灣年輕人希望到大陸發展,卻苦無機會或找不到管道,如果把自己的研發大樓改造成「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圈」,將數十年累積的創業經驗、創業資源和人脈統合起來,可以幫到這些想赴大陸發展的年輕人,促進兩岸創新創業,何樂而不為?

創業人才+企業進駐,成為唯一國台辦認可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基於這樣的想法,光創園設立後陸續招募企業進駐,有半成熟正在積極拓寬市場的中型企業、有初步孵化的新創企業,也有陸續應徵加入的台灣青年。目前光創園提供的協助項目包括:創業管理諮詢、政策輔導、項目申報、培訓發展、企業融資、知識產權分享、創業指導及上市服務,將創業需要和市場媒合的管道、資源連結,和必備的申請項目快速完成,加速台灣中小企業或新創團隊在大陸市場的佈局,將優勢產品打到內需市場,替商品找到合適舞台。勇逵大哥深信,「唯有降低創業成本,才能增加創業成功機會。目前光創園也已獲得國台辦認可、唯一由台商創立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進駐園區就得培養創業家思維:務實

從進駐的企業分佈看來,越低樓層代表越成熟發展的企業,其中位在2樓的君典貿易,就是一對長期在上海發展的台商夫妻創立,現在已經由子女接班,生產手工包、皮具; 而服裝設計品牌【思伊雲】也是台灣的企業。4樓的辦公空間則租給40歲以下較年輕的創業者或新創企業,如專做水質淨化的【水王星】也是台灣進駐的創業團隊。

不過若要想辦法進駐光創園,該怎麼做呢?勇逵大哥點出有3項必備的要素:

1.要有產品,才能媒合大陸市場高度競爭,進入市場門檻也高,一定得具備開發產品的能力。而且光創園只提供資源連結和創業輔導,也是建立在已經有產品的基礎上。

2.要有一定的資金:進駐光創園須負擔租金,所以即使在創業初期,團隊都得有「養活自己」的本錢。

3.做好吃苦、失敗的準備:創業本來就充滿風險,並非每個項目都能成功,即使透過光創園創業基地的輔導也絕非成功保證,創業者不該有過度期待。

具備3項心理準備,就能勇敢跨入光創園進行媒合。其實光創園上個月也自主舉辦項目路演(在台灣稱「創業競賽」),邀請上百名台灣企業家、數十位投資機構代表參與,從台灣及大陸各創業項目中挑選出合適發展的專案,經過創業導師輔導,和大陸投資人媒合,替企業注入新創概念活水,為創業團隊找到資方和資源,擴大兩岸合作機會,創造多方合作的多贏局面。

園區即市場,光創園自主打造「產業生態圈」!

除此之外,秉持著成為產業生態鏈的目標,目前產業間的串連也不斷在光創園區內發酵,執行總監潘蘭英舉例,在光創園內部有一間零件供應商進駐,一間採購商,雙方就直接在園區內做生意,也不必捨近求遠,就達成共營、共贏的成效,同時省下許多往來溝通的成本。「這是我們非常樂見的。」潘蘭英說,光創園本身不只是創業基地,同時要成為一個產業生態圈,群聚的效應讓機會和市場持續在園區內擴大,自然而然會更有影響力。勇逵大哥有感而發,這也是一門創業哲學:「我們要做幫助別人成功的事,因為讓別人強大,我才會強大。」

主圖/圖片來源:Wendy攝

作者資訊

Wendy H.
Wendy H.
好奇心旺盛傳媒女孩,迎向趨勢追求跨界刺激,正透過文字展開新旅程,努力探索數位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