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引進台灣古早味蛋糕,400 間店 8 個月內連環倒閉!從《寄生上流》認識「蛋塔效應」

parasite-tw-cake-portuguese-egg-tart-effect

近期的院線電影,除了《蜘蛛人:離家日》、《玩具總動員 4》以外,討論度最高的大概就是韓國片 ──《寄生上流》了吧!

電影中主要闡述金氏家庭的故事,他們一家四口皆為無業遊民,爸爸(金基澤)曾嘗試過各種職業,其中包括開設一間從台灣引進韓國的「古早味蛋糕」店。

為何這部韓國電影要提到台灣的「古早味蛋糕」呢?其實這是在韓國社會有真實根據的「歷史事件」。

數位轉型-行銷人
(韓國電影《寄生上流》片中提到台灣的古早味蛋糕/圖:取自뜰리에의 애정공간)

從台灣紅到韓國的古早味蛋糕

2015 年,台灣曾掀起一波「古早味蛋糕」熱潮,其中,位於淡水地區的《源味本鋪》即為當年新聞媒體報導的焦點之一。從那時候開始直到 2016 年間,許多遊人都已把古早味蛋糕當成造訪淡水時必吃的美食之一,而韓國遊客更是熱愛古早味蛋糕,對於他們來說,古早味蛋糕的地位一點都不亞於小籠包、珍珠奶茶等台灣特產。

於是,腦筋動較快的韓國商人在 2016 年把古早味蛋糕引進了韓國,使這項美食在當地引起了另一陣炫風。

根據《Fion 的韓國生存筆記》描述,從 2016 年 7 月至隔年3月止,加盟體系的古早味蛋糕「品牌」在韓國共有 17 家,民間也有很多靠自學食譜來開立店面的小商人,因此在這短短的八個月內,韓國總共出現了 400 間以上的古早味蛋糕店,換算下來,平均一個月就有 50 幾間新店開張,等於每天都會出現 1~2 間新的古早味蛋糕店。

數位轉型-行銷人
(韓國商人在 2016 年把古早味蛋糕引進了韓國/圖:取自 Job & Joy)

從開店熱潮變成「倒店狂潮」

許多韓國人希望乘著這波熱潮大賺一筆,但是這樣的榮景有如曇花一現,原本的開店熱潮竟然在八個月內變成「倒店狂潮」,最後剩下的蛋糕店總數大約只剩原本的十分之一,這,究竟是為什麼?

原來,這八個月中前後發生了「兩件事」,造成韓國古早味蛋糕業者的致命傷。

▌天災:人算不如「天算」
第一件事發生在 2016 年 11 月中旬,當時韓國爆發了 H5N6 禽流感疫情,導致雞蛋價格上漲、古早味蛋糕的製作成本瞬間飆升了 3~4 倍,但是市場不太可能接受蛋糕售價跟著上漲,因此業者只能想辦法自行吸收這樣高昂的成本。

數位轉型-行銷人
(韓國在 2016 底爆發了 H5N6 禽流感/圖:取自 Urdu Point)

▌人禍:慘遭媒體刻意醜化
第二件事發生在 2017 年 3 月中旬,韓國一檔爆料節目 ──《小吃 × 檔案》(먹거리 × 파일)以「古早味蛋糕」作為主題出播了一集,該節目透過誇大食用油用量、抹黑蛋液不衛生等說詞,刻意營造「業者欺哄消費大眾的感受」,以至整個古早味蛋糕市場的銷量大跌,業者損失不計其數,難以負荷而紛紛倒店。

數位轉型-行銷人
(韓國爆料節目《小吃 × 檔案》/圖:取自 Hankyong COM)

以上,就是古早味蛋糕在韓國市場興衰的簡史,也是電影《寄生上流》用來描述一家四口之所以貧困的原因之一,不但反映出蛋糕事件在韓國造成的慘況,更是深刻地描述出生存在韓國社會底層的無奈與困苦。

在台灣的相近慘案

其實,像這樣有如煙火般「燦爛而短暫」的商業現象,台灣也有許多相近案例。

▌葡式蛋塔

1990 年代末,台灣業者引進了澳門的葡式蛋塔,這項甜點在當時引爆了一陣熱潮,因此短時間內出現了許多「葡式蛋塔專賣店」,肯德基也是在該時期開始販售了葡式蛋塔。

但是,葡式蛋塔的爆紅造成了原物料供不應求,雞蛋價格因此飆漲,許多業者因為難以負荷成本而紛紛倒店,榮景就此稍縱即逝。

這是台灣社會第一次發生「暴起暴跌」的商業現象,從此之後便出現了「蛋塔效應、蛋塔現象、蛋塔化」等專有名詞,意旨在衝動性購買熱潮下,同質性商店雖然快速展店,卻也迅速退潮、倒閉的現象。

數位轉型-行銷人
(1990 年代末台灣出現了「蛋塔效應」/圖:取自 pingo doce)

▌雷神巧克力

2013 年,台灣統一超商從日本引進雷神巧克力,引爆一波「瘋雷神」熱潮,這波熱潮除了為超商帶來廣大營收之外,也造福了一些想要藉機發財的台灣人,他們透過飛到日本大量採買雷神巧克力,而後回台販售的方式賺取收益,掀起一波代購熱潮。

後來,雷神巧克力在各地開始出現了缺貨狀態,詐騙集團剛好也看上這個「時機」與「商機」,騙到了不少受害者,導致熱潮漸漸退去。此外,日本雷神巧克力製造商因為擔心供不應求的情況發生,便隨即在 2014 年停止了對台灣市場的販售。

數位轉型-行銷人
(2013 年台灣爆發「瘋雷神」熱潮/圖:取自 Yuraku Seika)

其實除了葡式蛋塔、雷神巧克力等甜食,台灣還發生過其他的「蛋塔效應」,包括醫美診所、義美厚奶茶等,都是血淋淋的案例。

產品、通路都會影響市場供需

回歸到行銷本身,「產品」就是最根本的核心,有些產品可能具有長久發展的潛力,但有些產品只能帶動短暫熱潮,人們之所以熱愛某些事物,正是因為它得來不易、獨特、珍貴,但是當「通路」大量暴增時,這些產品就變成了生活中隨處可得的東西,其珍貴的價值可能也就會隨之而大大消減了。

此外,「產品的爆紅」與「通路的暴增」都會造成市場供給需求的波動,不但會影響原料端、製造端,也會改變消費市場購買的意願,就像韓國古早味蛋糕市場一樣,在光明璀璨的時候,根本不會有人想到後面將遇到的「天災」(禽流感)與「人禍」(媒體抹黑)。

因此,業者在評估是否投入一片市場前,必須謹慎思考,千萬不要看到熱潮的表象就一昧跟風,以免造成重大的損失,甚至猶如《寄生上流》主角一家一樣,演變成難以修補的傷痛。

首圖來源:Catch Play Movies
延伸閱讀:
美國新創公司推「醜食」訂閱制!一年募得 1650 萬美元,快速攻占美東市場
一出捷運秒搭公車!雙北市政府推「上下車刷卡」,用大數據提升轉乘效率
海邊也能叫外送?瑞典麥當勞推「QR 野餐墊」,媒合 Uber Eats 提供戶外送餐服務

數位轉型-行銷人
(韓國電影《寄生上流》/圖:Yahoo 奇摩電影)

作者資訊

陳美羽|Meiyu C.
陳美羽|Meiyu C.
在閱讀與撰寫中得到滋潤,一步一層向上成長,期待透過數位趨勢看見更高更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