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影音行銷、網紅經濟都是數位領域的一大趨勢,看著網路上好多 YouTuber 動不動就月入幾十、幾百萬,不禁令人好奇經營 YouTube 有哪些商業模式?該如何透過個人創作發揮社會影響力?想成為 YouTuber 有哪些必備的能力?有沒有前輩能給點建議?
《行銷人》特別訪問了《圖文不符》的聯合創辦人張志祺,他在去(2018)年 6 月開始經營全新的 YouTube 頻道 ──《志祺七七》,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發布了三百多集節目、衝破 14 萬訂閱人數。
這當中到底存在著哪些獲利模式?對於想進攻 YouTube 的人,張志祺又有哪些建議呢?
本篇目錄
Q. 目前《志祺七七》的商業模式有哪些?未來打算開發出其他商品嗎?
《志祺七七》目前主要的商業模式,是透過 YouTube 平台的廣告收益、會員訂閱來獲取利潤,另外當然也包括業配收入。
而《志祺七七》這個節目,其實也讓簡訊設計公司的產品線更加完整,使我們能為客戶提供更多樣的行銷服務。
至於開發網紅商品,目前雖然沒有規劃,但未來如果有粉絲想要的話,我其實也不排斥。因為像我自己也會很想穿 HowHow 的衣服,這種網紅商品其實就是一種粉絲支持你的象徵。
未來,我們還是會開發出經營 YouTube 的相關課程,畢竟我們本身有資訊設計的優勢,而且也有很多人想理解「如何整理資料」、「如何表達議題」,所以既然存在著這些需求,我們把課程做出來也會對大家更有價值。
除此之外,我們同樣也會透過這些資源與能力,再去經營 IG 或者其他平台,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Q. 業配合作有遇過廠商不滿意的狀況嗎?該如何在滿足廠商要求的同時維持內容品質?
目前我們的業配還很少,沒有遇過廠商不滿意的狀況,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對品質的要求比較高,另一方面是我們在跟廠商校稿的過程非常嚴謹。
如果廠商做了一個不好的決定,我們通常都會「提早告知」,而當狀況真的發生時,他們反而會對我們的專業提高很多信任,因為我們很早就先預告可能會發生的後果。
此外,我們會很清楚地讓廠商知道 ──「我們不做導購,只做認知」。
很多商業合作都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廠商總期望 YouTuber 除了做曝光之外,還能幫忙達成導購效果,但其實多數 YouTuber 都很難做到這件事,因為大部分 YouTuber 能做到的是「認知」。
認知,就是讓觀眾「知道」有這件事、有這個活動、有這個商品,但是要達到「轉換」的效果其實真的超級難。然而很矛盾的是,廠商在跟 YouTuber 談合作的時候,明明知道做導購很難,卻還是會在心中默默地想著:「希望你幫我導購」。
我們之所以能減少「業配不滿意」的情況,就是因為我們會很清楚地告訴廠商:「我們不做導購,只做認知」。
也因為如此,我們思考了一件事:「有沒有什麼對象是『只想做認知,不想做導購』的?」
有,答案就是 ──「政府」。
因為政府最重要的,就是與民眾「溝通訊息」,而目前在台灣的 YouTuber 當中,有做社會議題的人選並不多,所以對於政府來說,我們就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存在。
當我們幫政府做到了「認知」這件事,他們也會很開心,因為他們得到了一個可以到處轉發的內容,達到了他們與民眾溝通的目的。
所以我覺得每個人(或指 YouTuber)要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並且別想著去賺「不是你的錢」。如果自己不適合做導購,就不要去騙廠商說你可以做導購,而是努力去把認知做好,就可以減少很多廠商不滿意的情況發生。
Q. 節目最大的「終極目標」是賺多少錢,還是實現什麼願景?
我們的終極目標一直都是「弭平資訊落差,降低社會價值觀對立」。
我認為要長期而持續地推動社會改變,最實際的問題就是「需要錢」,所以賺錢應該是一個「基礎」,而不是一個目標。我們需要有這個基礎,才能有更多的資源、去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圖文不符》、《志祺七七》之所以能夠越做越大,就是因為我們把商業看得很重,我們都很清楚,必須讓「推動社會改變」這個目標「有飯吃」,才能吸引到最好的人才,讓他們願意留在這間公司,持續地做這件事。
因為很多社會組織都有「留不住好人才」的問題,年輕人可能進去燒了三年熱情,也學會了一些東西,可是到了熱情燒完、開始需要為成家立業打算的時候就離開了,所以在那些社會組織當中,經驗是很難被留傳下來的。
然而在《圖文不符》、《志祺七七》的這些人卻不一樣,他們之所以能被留下來,就是因為我們有商業價值。年輕人可以在這邊成長、學習,並且得到該有的待遇,這件事情真的非常重要。
所以我們每年都還是會訂定一個收支平衡點,來支撐我們去達成終極目標。
Q. 成為一位 YouTuber 必須具備哪些能力?可否分享一些經驗和技巧?
▌「口條」與「肢體表達」
這是第一個最基本的能力。
我一開始的口條跟肢體表達其實也沒有很好,但是因為過去《圖文不符》常常收到演講邀請,夥伴們也希望由我去負責這件事情,所以我的口條跟肢體表達才會在多次的經驗下變得越來越好。
另外,我們公司因為有做「線上課程」的關係,也讓我有了長時間錄音的訓練機會。而目前,我們已經在 YouTube 上累積了三百多支影片,隨著每次的練習,我就很自然地進步了。
▌直播技巧
而關於口條與肢體表達,還有另一個需要訓練的就是「直播」。
因為直播沒有逐字稿可以看,也不像演講一樣可控,所以有個技巧可以跟大家分享,就是「建立關鍵字」。
我們可以透過「建立關鍵字」的方法,延伸影響自己平常講話的邏輯,讓自己知道如何才能讓口條更順暢,我覺得這是很好玩的事情。
以我來說,直播前一定會先列好今天的「主題」,並且「分段落建立關鍵字」。我會在每一段當中列出 A、B、C、D‧‧‧‧‧‧等關鍵字,可能有十幾個,這會讓我提醒自己講完 A 要講 B,並且在每一個關鍵字當中要延伸出幾個重點,一旦自己心中有這個「演講地圖」的時候,說話的邏輯、口條就會變得比較好,也能知道自己要講什麼,便不會整個亂掉、發散。
▲《志祺七七》七七直播(影片取自 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蒐集企劃能力
再來,就是要有「蒐集企劃能力」。關於這點,最需要的就是「多讀書、多吸收資訊」。因為 YouTuber 必須經過「輸入、轉譯、輸出」的過程,才能完成一個完整的創作。
如果輸入不夠多,光憑才華其實撐不了太久,因為自己很容易缺乏靈感,最後就會很難輸出。所以,最好就是要養成閱讀的習慣,並且持續地吸收新知,才有辦法一直創作下去。
Q. 如果現在有一位素人想成為 YouTuber,您會給他什麼建議?
▌第一件事
先不要把「成為 YouTuber」當成目標。
因為成為 YouTuber 其實是一種「策略」,最重要的還是在於釐清自己的目標。
如果你今天只是為了賺大錢,那我認為 YouTuber 可能不是最適合你的方式,因為做這行的成功機率太小了。但如果今天你是想要得到「社會的影響力」,成為 YouTuber 可能就會是一個合適的策略。
所以我說「先不要把『成為 YouTuber』當成目標」,是因為自己要先知道「這個行動是為了什麼目標?這樣做有沒有什麼優勢?」確定了以後,你再去做。
▌第二件事
很多人以為 YouTuber 很自由,但其實沒有!
因為 YouTuber 的時間是會被綁住的。一旦你決定要跳下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起碼會有 3~4 年的時間很不自由,因為你必須持續、穩定地有作品產出,而且當你小有名氣後,無論做什麼都會被放大檢視,所以自己要有這種覺悟。
做 YouTube 真的很累,像我自己白頭髮就變得超多,不過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同時去衡量「代價」與「成果」,面對「代價」不能囉嗦,就是要很乾脆地「吃下去」,如果你的目標對你來說很重要,就必須勇敢去承擔。
▌第三件事
不要追求爆紅。
「追求爆紅」的背後,其實代表著「你沒有信心」,意思就是「你不相信自己認真經營的內容會成功」。其實這是很不健康的,我認為一個好的東西就是需要慢慢去做、努力經營。
網路上有很多打造爆紅內容的教學,我覺得這些東西是你應該要知道的,但卻不應該是你所追求的。因為做社群是「蒐集名單」的概念,你要知道自己所蒐集到的名單夠不夠精準、有沒有對應到你的目標,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除非,你能做到「連續爆紅」,不然其實很難留下什麼。
首圖來源:行銷人記者 彭德豪 攝
延伸閱讀:
▌老闆下海當網紅,靠「內容力」翻轉社群 3 大困境!專訪《圖文不符》張志祺
▌台灣 YouTuber 在一年之內翻倍成長!《木曜》用「聯名行銷」勇奪年度冠軍
▌點閱破 3 億的美國 Youtuber,「忠於自我」創造爆紅內容
作者資訊
- 在閱讀與撰寫中得到滋潤,一步一層向上成長,期待透過數位趨勢看見更高更廣的世界!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19-09-05行銷案例Nike 找黑人球星代言,銷量狂飆 17%!重視 3 大「社會議題」,成功吸引 Z 世代的心
- 2019-08-29職場生活「徐式商學」談創新思維!如何開拓全新市場?徐重仁: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 2019-08-22行銷案例德國火車創意廣告:花 19 歐元也能看遍各國風景!點擊率暴增 850 %
- 2019-08-20數位轉型搭車「甭刷卡」!高捷行動支付全面啟用,刷 LINE Pay 就能上捷運、搭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