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補貼關稅衝擊中國電動車出口?恐催化海外新廠加速落成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報導

歐盟上週四(4日)啟動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臨時措施,包含比亞迪加徵17.4%、吉利19.9%,以及最高的上汽達37.6%,其餘被認定配合調查但未被抽樣的13家車廠加徵20.8%,未在名單中的車廠則直接加徵37.6%。

歐美這波關稅反制已然出現效應,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CPCA)指出,關稅議題已造成近幾個月中國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出口成長減少20%至30%。CPCA秘書長崔東樹指出,「目前出口面臨暫時壓力,過往新能源車的出口增速都是至少30%至40%,現在則放緩到10%左右」。

根據CPCA資料顯示,新能源車出口年增12.3%,較5月下滑15.2%,新能源車出口占整體汽車出口20%,相較去年6月減少3%左右;至於中國燃油車出口依舊強勁,進而支撐中國6月整體汽車出口總量月增23%、年增28%。

美國經濟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在其研究報告中估計,若按照30%的稅率計算,比亞迪這樣的公司仍有實力在歐盟市場獲取份額,只有當關稅達到45%甚至55%時,才能讓歐洲市場對中國車企失去商業吸引力。

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分析,歐盟加徵關稅的影響包括幾個方面:一是加速中國車廠的海外建廠及供應鏈布局,另一方面,歐盟此次針對的是純電動車,不包含PHEV。由於中國車廠在PHEV的技術和成本上也具有優勢,加上歐洲市場的PHEV需求有所回升,因此投放PHEV車款或為選項之一。

TrendForce進一步指出,關稅雖將導致利潤下降或售價提高,但預估中國品牌的定價仍具優勢,預計2024年中國品牌(Volvo不計算在內)在歐盟純電車(BEV)市場的占比,仍有機會從2023年的8.2%提高至10%。至於在歐盟市場銷量規模較小的車廠來說,關稅催化也可能導致海外市場策略的調整,包括目標市場轉移或改變經營歐洲市場的方式等。

根據統計數字來看,中國車廠在2024年至2026年間有超過14個海外新能源車工廠及產線將啟用,以東南亞、歐洲和南美為主,其中最積極的車企則是比亞迪。

 

作者資訊

商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