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投資ETF應考量自身投資需求及瞭解商品特性

圖/金管會提供

記者溫沛晴/台北報導

截至112年9月底統計資料,目前市場上已有237檔ETF掛牌交易,規模超過新臺幣3.2兆元,顯示ETF已成為投資人投資時之熱門選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表示,ETF種類多元,民眾投資ETF有賺有賠,投資前應考量自身投資理財需求及目標,熟悉各種類ETF的產品特性以及注意相關風險。

ETF種類依法規架構分類,可區分為依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發行之證券投資信託ETF及依期貨交易法發行之期貨信託ETF;從追蹤之標的指數性質區分,可區分為衡量市場表現的一般市場指數及包含特定選股策略的策略指數(例如高股息、低波動、ESG等Smart Beta ETF);從標的指數資產區分,可區分為股票、債券與商品等;從ETF實際投資組合而言,有實際投資在股票、債券的原型證券投資信託ETF,及從事期貨的期貨信託ETF、槓桿或反向型ETF。

由於ETF商品種類多元,屬性與風險亦不同,民眾應依自身之投資需求、目的與風險承受度等,選擇適合的ETF。例如訴求以股息率作為選股指標之高股息ETF,可能較適合需要有定期取得現金流的投資人;訴求高配息頻率的ETF,可能須承擔較高的交易及配息成本,投資人投資時亦應一併考量;訴求ESG、成長潛力的原型證券投資信託ETF,則適合投資人以長期定期定額方式買進;至於期貨信託ETF、槓桿或反向型ETF屬策略交易型產品,具有槓桿操作及反向操作風險,其投資盈虧深受市場波動與複利效果影響,投資人需留意風險。

此外,ETF與一般基金交易方式不同,可以直接透過證券經紀商下單,在次級市場上買賣,因此會有市價與淨值兩種價格,ETF在次級市場的交易價格是由次級市場的供給及需求所決定,可能不同於淨值而產生折價或溢價的情形,若交易價格高於淨值,則為溢價,若交易價格低於淨值,則為折價。投資人應注意ETF折溢價情形,例如倘若溢價幅度太高,根據市場調節機制,市價最終會往淨值靠攏,換句話說,買到高溢價ETF的投資人就容易因溢價收斂而造成虧損。

ETF在產品面及市場面的兩大資訊,是投資人必須深入了解的。在產品面部分,投資人在挑選ETF時,除了挑選符合自身投資需求及相關風險承受的ETF外,亦應了解ETF所追蹤的標的指數、成分證券或商品、並追蹤差距(TD)或追蹤誤差(TE)等,在投信公司網站或公開資訊觀測站都可以找到相關資訊(網址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查詢路徑:首頁>投資專區>ETF投資專區);市場面部分,則應該注意買賣報價、交易量及ETF折溢價差等資訊,在基本市況報導網站可以找到相關資訊(網址https://mis.twse.com.tw/stock/index.jsp;查詢路徑:首頁>各項專區>ETF行情)。

 

作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