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 記者林欣宇/綜合報導
一般而言,肌肉組織在 30 歲以後,每 1年減少1-2%,60歲以後,減少的速度會增快。肌肉質量減少,合併有肌力減退或身體活動功能下降,不但會增加跌倒、骨折風險,導致臥床及活動受限而生活品質降低、誘發高危險疾病發生,甚至死亡。
肌少症的原因為老化導致荷爾蒙的改變、神經退化性疾病、營養缺乏和發炎物質的累積,再加上老化使活動量下降,易使肌肉持續流失,造成惡性循環。
肌少症預防與照護
(一)鼓勵長者要有適度及規律運動,可維持身體功能、活動能力、平衡感、避免跌倒發生、減少骨質疏鬆造成的脆弱性骨折等。
(二)每餐攝取一個掌心大小、厚度的份量。如:蛋豆魚肉類、低脂乳製品。
(三)補充維生素 D,白天適度的日曬可增加維生素 D 的吸收, 飲食的補充如:魚肝油、高油脂魚肉(如鮭魚 、鮪魚、鯖魚)、海洋動物肝臟、菇菌類等。
更多《獨家報導》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4-30新聞合作屏東海生館母親節夜宿半價優惠 為辛勞的媽媽實現海底星空夢
- 2025-04-30新聞合作六龜「山城水樂園」5月限定 每週末開放消暑首選
- 2025-04-30今傳媒打造升級體驗 共築夢想的夥伴 長榮航空推出全球企業差旅回饋計畫
- 2025-04-30今傳媒高雄亞灣2.0首件公辦都更案動工 特貿三北基地建構智慧淨零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