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預言未來不再談電商,中國正用一帶一路跨境區域市場

前陣子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預言,純電商時代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即將沒有電子商務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新零售」趨勢。「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物流公司的本質不僅僅是要做得誰比誰做得更快,而物流的本質是真正消滅庫存,讓庫存管理得更好,讓企業庫存降到零。

jackma_5

綜觀中國電子商務的技術發展,除了中國三大網路巨頭全力開拓市場外,在中國政府政策的推動,包含電商跨境、一帶一路,其實都能看到中國大陸透過「新零售」思維布局區域市場。前陣子,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 李鳴濤院長,來台便講述中國大陸跨境電商現況與臺灣企業切入的機會。

翻轉80/20法則,拉抬B2C跨境電商消費力

馬雲提到,過去兩百年的經濟結構談的是80/20法則,即是集中資源投注給20%的大企業,就能推動世界80%的發展。但未來的商業導向卻是翻轉過來,支持80%中小企業、個性化企業、創新創業者和消費者。

而李鳴濤在演講中也呼應此觀點,他提到中國電商進行式,將是利用跨境電子商務,連結不同市場區域的中小型消費者,藉由全球化力量進而推動中國經濟力道。尤其隨著智慧型手機、網路基礎建設的普及,中國的網路購物成長率近幾年保持在30~40%成長,未來更是看好東南亞區域市場。

1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 李鳴濤院長

對於其他國家業者,跨境銷售到中國的誘因,目前有兩大區動力:1龐大消費市場需求,尤其是年輕一輩消費者,對消費品質、個性化商品需求提升,到日本、韓國網站購買日常消費品習以為常,反映中國目前自製產品還不能百分百滿足消費端,對海外優質的商品有龐大需求,也是促進大量跨境購物的主因。2中國目前仍扮演世界工廠角色,在中國設廠銷售,轉售到周邊區域市場成本較低,例如俄羅斯目前是中國海外最大購物市場,大量商品供應輸往至其他市場仍保有利潤。

台灣業者進入中國大陸電商市場的三大建議

李鳴濤明確提到,未來區域市場的整合是中國的策略,所以不該把中國定位為單一市場,他們下一步目標是進行全球資源整合,跨境是讓整體產業模式輸出,所以臺灣在跨境電商的思維上,除了B2C商品,在人才、服務、物流相關優勢,這部分還有很大發揮空間。

taiwan-599187_1280

至於台灣電商業者跨境到中國的機會點,李鳴濤提供三點思考策略:
1. 大陸消費者對高品質、有特色商品更有好感,台灣業者可以擴大現有跨境平台的對接,維護好品牌才有競爭優勢。

2. 電商利潤不能只建立在稅收管道,之前中國對跨境商品採取較低稅收政策。但自從四八新政出台後,把稅收優惠整合到一般入關通道,希望創造公平貿易環境,所以現在產品進入中國,應該重新搭建兩岸之間的交流通道,並整合供應鏈環境。

3. 台灣業者應充分把握下一階段,搭著中國電商走出去趨勢,對人才、物流方面的需求,臺灣資源優勢整合好與大陸聯手輸出,這也是很大發展機會。藉由產品優勢覆蓋其他市場區域,目前採取形式包含1推廣自有平台、2與當地平台合作,建立國家級平台、3當地O2O做線下中國商品展示銷售中心。

中國有策略性拓展跨境電商,一帶一路戰略整合區域市場

事實上,中國看待跨境電商帶動國內GDP的力道是在B2B生意而非B2C,所以中國下一步希望把跨境零售形成的監管體系,延伸到跨境B2B政策,提供完善的跨境貿易環境。例如在中國的十三五規劃中,電子商務作為一個產業,下一步和實體經濟做深度整合,互聯網巨頭積極布局線下生態體系,讓新零售業務範圍更廣泛。

而在國際貿易策略上,一帶一路戰略就是透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讓跨境電商推動一帶一路,打通十多個國家的區域市場整合。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下,目前已確定設立4 大自貿區(天津、上海、福建、廣東)、3 大電商實驗區(昆山、福州、平潭)、10 大跨境電商進口試點、13 大綜合電商實驗。中國一帶一路的範圍,西至歐洲,南到印度、東協市場,因此台灣政府在談電商新南向政策時,還是免不了需要與中國交手的局面,這便是台灣政府未來想打通第一線東南亞市場時,勢必要優先處理的功課。

image-3資料來源:資策會整理,2016年9月

作者資訊

特約記者 陳薪智
特約記者 陳薪智
記者生涯主跑科技、電商、網路行銷產業,採訪累積超過 500 位國內外企業 CEO、新創企業創辦人、專業經理人。撰寫文章散見各類媒體,三立新聞、蘋果日報、聯合新聞、風傳媒、DIGITIMES、數位時代、CIO經理人、Meet創業小聚、癮科技、Cmoney、La Vie行動家、SmartM、品牌志等。品牌主或創業者,你想分享故事,歡迎來信接洽合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