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訂閱付費台灣行得通嗎?談談付費社群的經營之道

內容行業要怎麼把虛擬的流量變成實際利潤?

一般常見的是廣告銷售、打造電商平台、付費訂閱,但廣告利潤絕大多數都進了Facebook和Google的口袋,至於打造電商平台,除了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撐軟硬件,還要考慮到庫存和物流的成本;因此,付費社群成為許多內容經營者的首選。

這件事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以遊戲產業來舉例,遊戲玩家的平均付費比是1%,也就是說100個免費玩家裡面可能只會有一位願意付費,所以,同樣會願意花錢買社群付費服務的用戶也不多。

那麼,付費社群到底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先談談付費社群的形式。

一般來說,大中華地區的付費社群常見做法有兩種,一種是KOL自行創建的社團,另一種是知識、媒體類型的內容平台。

KOL自行創建的社團,絕大多數的網紅或意見領袖都會選擇創建臉書社團,不允許成員自行拉人,成員需要繳納費用才可進入,金額從一個月訂閱幾十塊到幾千塊都有,視KOL影響力而定。

另一種是著重在知識分享,爭取讀者的理念和認同感,滿足讀者需求的方式來經營的平台,如各大財經、商業雜誌的網路內容,如端傳媒、知名揭露醫美資訊分享平台《美的好朋友》都屬於這種類型。

至於,付費社群該怎麼讓消費者掏錢買單取決於兩大關鍵 – 「話題掌握的精準度」和「社群凝聚力」。

為了服務自己的會員,我也開創了一個《VIP小編特訓班》的付費社團,專門提供社群經營、文案建議和修圖技巧的教學,以每月付1500的方式,提供VIP會員的訂製。

(註:想了解完整冒牌生付費訂閱內容,請參考:https://goo.gl/Mb6mxC

經營兩個月下來,在沒有公開做宣傳的情況下累積10來位成員,成績普普通通,其中學員的回應如下。

經營一個付費社群,人數貴精不在多。

學員加入社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習,得到知識,學習的方式有許多種,找內容來看,跟著同學、老師們一起成長,按時完成作業等。

因此,經營者在提供內容時,除了分享一般外部看得到的免費資訊之外,會更精準的提供符合學員需求的內容,甚至定期舉辦實體聚會釐清族群輪廓;另外,針對不愛回應的學員也會定期直播的課程教學,拉近、拉緊彼此關係,再把影片內容作為知識累積留下來。

其實,相較於我的VIP社群經營服務,台灣最熱門的內容訂閱是財經、語言學習類型,他們都可以拿到每月數十萬台幣甚至百萬的訂閱金額。

對我來說,在還沒有正式的行銷推廣以前都算是籌備階段,只有當圈子創建起來以後,才算正式開啟公測的階段。

然而,接下來就必須考慮到如何推廣,如何讓學員繼續保有新鮮感,而願意留下來?

絕大多數的付費社群宣傳模式來自於 KOL 的自行分享,通過原本在Facebook、Line@、Instagram、Youtube累積的粉絲人數發文、發影片、發照片,尋找願意付費的VIP客戶,但這樣的做法最大的缺點在於單面向的傳播,就像一個老師在台上講,但底下的學生不見得認真聽講,甚至有的人還在打瞌睡,無法互動,無法有效的抓到使用者的痛點,因此付費轉換的效果不見得好。

為了釐清粉絲需求,增加粉絲之間的互動性,內容訂閱的方式不見得只能有「按月繳費」的形式,可以多元運用,就拿傳統紙本雜誌的經營策略舉例,除了定期的月刊、週刊之外,還有特刊,特刊是需要另外付費購買的。

內容訂閱也一樣,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戶設計不同類型的主題課程,採取「特刊」的形式販售。

我們可以參考中國自媒體第一網紅咪蒙的做法,她的粉絲人數高達數千萬,但重點是,她經過市調和數據分析,發現自己的讀者群最主要的需求在於加薪升官發財。

說穿了,一切再多的心靈雞湯,再多的勵志故事,最後還是要回歸到金錢,有錢讓你有底氣,而咪蒙也打出了一個承諾 –「若三年後加薪不超過50%,可申請雙倍退款!」證明對自己的課程品質有信心。

於是,她在喜馬拉雅FM的網路廣播平台,推出了線上付費廣播課程《咪蒙教你月薪五萬》。綜合各個銷售管道,網友推算約有100萬用戶付費,若按49.5人民幣的單價計算,咪蒙團隊進帳人民幣4950萬。

2017年,堪稱是知識付費元年,隨著邁向2018年,台灣也有許多各方面的意見領袖佈局知識付費,他們做得怎麼樣呢?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主圖來源:pixabay

作者資訊

冒牌生
冒牌生
青年作家、企業講師、社群經營達人,系列粉絲團破150萬按讚數,曾獲《數位時代》個人粉絲團冠軍。更多討論請看臉書社團《冒牌生的社群診療室》https://goo.gl/uaE6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