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織田紀香
▌本文取自紀香臉書貼文,由作者織田紀香同意授權刊登。
內容是社群經營的基礎、基石,甚至可以說是整個網路行銷最基本的元素,沒有內容或內容做得不好,行銷效益可是會大打折扣,因此行銷要做到消費者心中,專注製作內容,會是所有行銷工作的第一步,沒有跨出這一步,後面要做再多行銷也是枉費。但是有了內容之後,社群之中,該怎麼做才能讓人們看到、注意到呢?以下,從我過去個人經驗談起。
社群互動
談內容之前,還是先定義一下,內容到底涵蓋哪些範圍。舉凡產品、品牌、服務,能被描述、被說明、被介紹的,都可成為內容,內容不一定能拿來賺錢,但是能賺錢的商品或服務,都可轉為用各種不同的內容型態來呈現。舉個例子來說,個人網站也是內容的一種,其中包含視覺設計、網站版面、文字及圖像的組成,都屬於內容。
1998 年時,還在數據機撥接的年代,我因為熱愛視覺設計、電腦插畫等,靠著繪圖軟體再加上 Microsoft Front Page,製作出第一版的網頁。當時網頁設計出來,拿現在眼光來看,可真是醜到令人難以想像。雖是人生的第一步,但真要說對網路行銷入門,1998 年可說是個關鍵,即使當時對行銷兩字的內涵並不清楚,可是在那年代於網路上所做的「每個主動行為」後來都成為奠定日後從事行銷工作的基礎。
設計網頁、製作網頁過程中,發現一個人關起門來做網站,挺無聊又挺悶的。1998 年還沒什麼了不起的搜尋引擎,只有奇摩入口網站,可也是因為有奇摩入口網站出現,帶出該時期網站設計風潮。簡而言之,奇摩網站之所以能成為入口網站,主要在於收錄大量不同網站,提供明確的管道讓網站經營者,可以自己提交網站網址、名稱、介紹、選擇類別等功能。因此,只要有網站的人,想要被人看到,將網站登錄奇摩網站成為唯一也是少數的選則。
能選擇的不多,可以選擇的似乎奇摩又獨大,因此奇摩很快累積出許多各類不同的網站在分類導覽之中。1999 年時,生活中一大樂趣就是到奇摩網站去找尋各大網站,看看別人做的網站、設計、內容各別是什麼樣子。覺得不錯的話,直接將對方的架構、內容學習起來,成為之後自己製作網站的基礎。奇摩佔有個優勢位置,獲得許多網站主動登錄,且奇摩有花心思去挑選出各類不同的精選網站,所以有些網站在奇摩的挑選後,被看到機率大幅提升。
身為一位網站製作者,最期望當然是能有朝一日被奇摩網站挑為精選,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我好喜歡看各類不同網站,然後有做網站的人,幾乎都會加上留言板、計數器等功能,用來記錄自己的曝光數,還有令網友得以留言互動,增添網站的可用性。功能強一點的,甚至會在網站之中加上聊天室,提高用戶停留時間,讓大家能在網站之中留久一點,並且偶爾會看到有人在聊天室之中貼上廣告連結。
特別愛到處逛網站的我,耗費許多時間去觀摩別人的設計,覺得不錯的則主動去留言。會這麼做,最主要理由是想向那些設計大師請益,同時刷點存在感,讓對方知道網路上的另一頭,有個人正默默的關注著他,透過留言給予實質的支持與鼓勵。現在說起來,這種行為其實算是早期的社交互動,從這些留言之中,一來一往,本來陌生的網友,也漸漸拉近了距離,我從 1999 年開始,認識現在許許多多設計公司的優秀菁英,像是米蘭多媒體設計的幾位知名設計師、創辦人等。
社群有所謂的向光性,精確來說是「物以類聚」
人們會在固定相似的主題之中,彼此找到對方,然後在同樣的主題裡,各自找到能夠對話的交集點,再從中衍生出許多關於專業、情感上的交流等等。留言板是第一步,再來是互相加入 ICQ,因此有個人網站的設計師們,通常會在上面留下自己的 ICQ,讓大家加入,可以作為日後想要更緊密聯繫時的管道。到此為止,算是在 2000 年之前,社交互動的雛形,更早其實還有 BBS 等,玩的人也很多,許多設計師同樣會在 BBS 之中開版,分享各類國外設計作品連結給大家觀摩。
我當時也是個人網站站長之一,自己辛辛苦苦做的網站,雖然主動上了奇摩去登入,可是被看到機率還是偏低,想要被人看到,只有主動到別人留言板上留言,並且仔細思考過要留言的內容,想辦法獲得對方的關注,例如:
「您好!您做的網站好棒,設計的空間感與線條、顏色的運用相當有質感,不知道能否加入您到我的 ICQ 之中,以後有機會想再多跟您請教學習!同時,我也是 XXX 做品的愛好者喔!期望日後能多多交流,另外我有做了個網站,網站名稱叫做黑箱作業,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請您過來看看,給予指點,這是我的網站網址 XXXXXXX。」
大致上,留言之後,對方的網站站長會看到,其他平常喜歡到處逛網站的人也會注意到。留言,成了導流的一大來源,想要網站有曝光數,只得到處去留言,當時一個晚上我至少要去五十個以上不同網站,用各式各樣的留言內容,來吸引不同站長的注意。連續做了好幾個月之後,網站開始被人注意、被人討論,我又幾乎每天設計一版新的網站首頁,想要讓來看的人,能夠每天看到不一樣的內容,吸引他們反覆上來黏著,並守在自己的留言版裡,只要有人留言就立刻跟他們互動,然後加入 ICQ 後,再跟對方私底下好好多聊。
2001 年以前社群互動方式大致如此,但到 2001 年之後,我撰寫不少文章,想要被更多的人看到。可是個人網站要作為更新大量內容其實不是太方便,所以我改變經營重心,從個人網站改往電子報、部落格投入,慢慢降低個人網站比例,大幅提高撰寫文字內容的強度。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文字,想要被人看到的感受日漸強烈,可是來看的人實在不多,而且比起網站設計而言,文字閱讀起來相當主觀,喜歡或不喜歡的人,一翻兩瞪眼,想要對方多留言,並不是太容易。
為了想要獲得更高關注,我還是採取過去經營個人網站的方式,到處去不同部落格留言,然後主動跟對方要求「交換廣告」,透過「交換廣告」提高自己部落格被看到的機率。但是這樣做遠遠不足,我投入許多時間在電玩網站巴哈姆特之中,以及黑秀網、104Cafe 等,泡在各大論壇、BBS,並且大量發文、回文,然後運用「具有個性設計過後的簽名檔再加連結」的方法,想要導人流到部落格之中。這麼做,短期之內有導入不少人流,換得不小的曝光,但說實話挺累人的,因此每天晚上少說泡在網路上交友、聊天、發文到凌晨一點多。
隨著奇摩被雅虎買下來,ICQ 被 MSN 取代,我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人會透過雅虎找網站,而 MSN 則成為彼此緊密聯繫一個高效率溝通的管道。大概是 2002 年,MSN 的大頭照多了很多可以破解的功能,不僅可以讓照片尺寸變得很大,還可以在暱稱下方,加上現在所謂的「心情」。但當時 MSN 那個用意並不是讓大家去加心情,而是簡單的自我介紹,可是我發現在眾多功能之中,這東西更新方便,並且在列表之中很容易被看到,因此一天會改好幾次,有時會公布自己新發表的文章,有時則改為心情。
後來好像有朋友們發現我這樣做挺有意思的,也跟著這麼做。再來,MSN 有人專門做了個網站,提供大家在上面各自找有興趣的群組加入,我找個好幾個人數多,並且純粹交友的群組來加,加入後,一方面是分享自己的個人網站,吸引更多人觀看,另一方面則是每次自己有想法寫成文章後,都會想辦法在每次的發言之中,將文章重點摘錄下來,帶上連結網址,吸引別人點擊來看。靠著這樣的做法,少說五年有,每次發文就發訊息,訊息發了後觀看曝光數增加多少,用來作為日後選擇哪些管道有效、無效的依據。
因為注意到單一部落格,可能只會接觸到單一的族群,想要被更多人看到,多個部落格感覺是個趨勢。我從雅虎部落格,多增加無名小站,後來 MSN 收購 Myspace 之後,同樣再用。再來,Google 越來越壯大,Blogger 成為比起市面上多數部落格工具來講,要更為成熟,彈性較大的平台,我同樣將自己的文章放上去,後來東放一點西放一點,大致上我的內容放到以下幾個平台:
1. 雅虎奇摩部落格
2. 無名小站
3. Myspace
4. Blogger
5. Pixnet
6. Sky-Yam
7. Sina
8. 104 Cafe
9. 巴哈姆特
平台放得越多,雖然單一曝光數並不高,可是 SEO 效益變得越來越好。不管是在雅虎或是 Google,我的網站文字內容被收錄數相當高,再加上寫的題目都挺大眾化,像是戲劇、電影,因此在 Google 甫推出 GA 那一年,透過少數能安裝 GA 的 BSP 去看,自然流量有 60% 來自於搜尋,40% 來自直接,對於我在社交互動上長時間累積出來的結果而言,算是帶來還不錯的成績。不過,我並未放棄在社交媒體上,繼續分享自己的文字內容,甚至是圖片內容,尤其在噗浪推出之後,幾乎將所有心思放在渠道經營中。
噗浪是個很不錯的導流管道,不僅可以輕鬆的找到其他網友,還能夠讓其他人找到自己。我在噗浪自我介紹裡面,放入我經營的部落格,然後常常轉貼自己的文章到噗浪上,雖然長文效果不佳,可是短文、語錄型態的內容卻很受歡迎,如果再加上圖片,通常會引起蠻多人的討論堆疊,越多人堆疊,互動頻率越高,累績Karma的數字就越快。我將心思放在噗浪上至少三年,直到Facebook在2007年出現,那時才開始想說要多嘗試其他的媒介。
Facebook 起先出現的時候,在台灣並未引起注意力,可是 Facebook 有釋出整包的安裝檔,讓有興趣想要用的人可以安裝在自己的伺服器上,建立自己的社交媒體。我跟著那股熱潮,與朋友們一起弄個設計論壇、照片分享論壇,並在那裡面經營自己的族群。當然,能聚集人流的地方,導流一定不會少,通常就有導流的機會,而且妥善運用廣告曝光,為彼此都能帶來許多被看到的可能,在這股風潮之下,我們弄了幾個不是太大的平台,僅只是聚集小眾的分眾族群,這玩過後才發現,原來分眾的凝聚力之高,遠超乎想像。
2008 年,農場偷菜小遊戲爆紅,Facebook 瞬間在台灣炸開來,一堆人用 Facebook,而我也慢慢從噗浪轉移到Facebook上,但是主力依舊在部落格,並未投入所有心思到 Facebook,直到 2011 年後才專注在將文字內容發布到 Facebook 裡,而我不選擇粉絲專頁經營改由個人帳號,最主要的理由也是因為互動的方式,個人帳號要來得自由許多,發布內容之後,用個人帳號去互動,在 2011 年時,會比起要切換來切換去得更為直覺一些。
社群互動做得好,能有效帶來足夠的曝光與導流,但不是漫無目的的亂貼文、亂留言,要能夠針對不同的主題、議題、題材去呼應該作者的內容來互動,如此一來互動才會帶入正向的回饋,而不會讓人當成垃圾廣告刪除掉,這也是為何我不停強調:「社交媒體不是無腦打廣告的地方,而是要花心思去思考怎麼建立人際關係互動的管道。」下一篇,有空再來談談議題規劃。
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花錢買流量,依然沒有單?建立品牌,讓鐵粉幫你拚轉單
講故事勝過談道理 行銷團隊為何需要會說故事的人
2018 年 Google 演算法大變更,SEO 該怎麼做?
作者資訊
- 歡迎成為《行銷人》合作夥伴,若有任何文章授權、尋求報導及投稿的需求,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