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報導
面對經濟不景氣,中國企業山不轉路轉實行「共享員工」新模式,綜合中國官媒報導指出,今年以來,尤其是3至4月的招聘旺季,「共享程式設計師」、「共享設計師」、「共享財務」成為不少科技型企業的聘僱新選擇。
所謂「共享員工」通常不與企業簽訂固定合約,而是與企業針對特定項目短期合作。報導分析,許多中國企業在採用「共享員工」新模式後,人力成本下降約5%至10%。
早在新冠疫情初期,中國就發展出「生鮮電商」與「餐飲業」共用員工的情況,這段時間有部分失業店員,暫時成為臨時送貨員;而這種「共享」形式目前又延伸至科技企業重要職位,可視為經濟環境不景氣下,部分企業的「求生之道」。
不過,也有網友質疑,「共享員工本質是企業間共享壓榨勞動力,員工社保誰交」、或是「勞動糾紛出現麻煩怎麼辦」等問題。有批評聲浪指出「共享員工」其實就是變相的「打零工」,事實上潛藏勞動糾紛和社保歸屬等隱憂。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4-27新聞合作為自己而唱!偏鄉、矯正學校與聽障者齊聲傳遞希望之音The Sound of Hope感動北台灣
- 2025-04-26新聞合作桃園龍岡米干節「懷舊之夜」4月26日絢麗登場 金曲歌手齊聚 重返復古經典年代
- 2025-04-26新聞合作跨宗教浴佛 萬人齊聚潮州妙光禪寺
- 2025-04-26新聞合作響應健保30週年 國軍高雄總醫院百人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