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高雄市議員黃彥毓今(30)日於市議會教育部門質詢時指出,市府面對長年遭占的社教用地不應再維持消極代管角色,應主動盤點戶別、優先安置弱勢,再啟動土地再利用規劃。他強調:「市政不能只看地怎麼用,更要先問人怎麼辦。」
位於前鎮仁愛段、面積約0.9公頃的教育用地,自1960年代起遭長期占用,現有56戶、約150人居住,部分無正式門牌,現場如同都市內部的平民聚落。黃彥毓指出,這塊地案由前議員林宛蓉多年關注,過去曾提出設置三代共融中心構想,如今他接棒推動,核心訴求是「以人為本」:釐清占用戶性質、保障高齡與身障住戶的基本居住權益後,才有可能啟動公共用途再規劃。
他在質詢中提出,市府應立即由教育局主責啟動戶別盤點、與社會局合作建構安置協商機制,並設定安置優先順序,特別對弱勢住戶提供托育、日照或社福設施接替空間,避免一搬了之卻出現二度社會排除的情況。他強調:「這不是拆不拆的問題,是市府要不要處理人的問題。」
教育局長吳文森回應,該基地確實屬歷史占用案件,目前僅有列管資料,未進一步研議使用方案。針對議員提出的安置優先思維,局方表示將啟動內部討論,並儘速邀集社會局、都發局等跨局處協商,朝戶別盤點、弱勢分流、再利用並行的方向研擬。
除空間治理外,黃彥毓亦指出,中央已推動「中國識讀」、「民主防衛」教育政策,但地方課程仍待強化。他建議教育局進一步依照學生學段進行分層課程設計,將國家認同、媒體識讀、數位風險教育納入核心內容,並強化本土語言教學中的歷史脈絡與台灣主體觀。他也提醒市府,防堵認知作戰不代表壓制學生聲音,而應建立理性討論與判讀空間。
教育局表示,目前高中職已於課綱中納入公民、媒體識讀與國防科內容,國中小階段也透過彈性課程結合地方語言與文化教學。局方承諾,將就議員建議與教育部配合進行課程更新,並結合外師交流、國際姊妹校合作等方式,深化民主價值與國際視野並重的素養教育。
在公共設施治理方面,黃彥毓也點出高雄市多處運動場館已委外經營,但續約與績效制度不透明。他表示,續約機制目前缺乏統一標準與公開平台,部分場館營運績效明顯低落,卻仍能自動續約,恐造成低效民間業者長期佔用公共資源。他建議,應建立績效量化指標、設置預警門檻,並對外公開評鑑報告與續約依據,真正讓場館治理與民眾需求對齊。
運發局表示,未來將針對大型場館如蓮池潭水域中心等導入人次、活動辦理數、財務自償率等分級指標,並與校方合作推動個案型績效考核制度。目前部分學校型運動中心已進行先期評估,局方將依議員建議推動統一續約原則、資訊揭露與續約門檻研議方向。
黃彥毓強調,無論是都市中長年未處理的占用用地、落後於政策更新的教育課程,或管理標準混亂的運動場館制度,市府都不能再當「代管人」,而應成為「行動者」。他將持續關注後續局處進度,確保治理從回應問題開始,走向解決問題為止。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4-30新聞合作屏東海生館母親節夜宿半價優惠 為辛勞的媽媽實現海底星空夢
- 2025-04-30新聞合作六龜「山城水樂園」5月限定 每週末開放消暑首選
- 2025-04-30今傳媒打造升級體驗 共築夢想的夥伴 長榮航空推出全球企業差旅回饋計畫
- 2025-04-30今傳媒高雄亞灣2.0首件公辦都更案動工 特貿三北基地建構智慧淨零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