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 】建築除了做為藝術能量的載體、同時也是藝術創作的延伸,兩者交集無處不在。臻品藝術中心適逢34週年慶,特別邀請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令理擔任策展人,搭建起藝術與建築兩者間的跨域橋梁;而在空間創作與裝置藝術轉換過程中,以多面向觀點的串聯思維,深入臻品一路走來的堅持。
曾令理期待透過《維度轉換》的展陳,從二維到三維、三維到二維、從具象到抽象乃至時間維度的引入等多層次的轉換方式,持續拓展人們對物理世界與感知世界的理解。
面對這個主題,龍寶建設董事長暨臻品藝術中心負責人張麗莉表示,《維度轉換》正好呼應了人們在這個時代所尋求的動態平衡。透過材料與形式的轉化,以及對物質形態的更新與循環使用,正好切合公司一直以來對建築永續的思考層面。
她認為,這樣的探索,不僅在社會發展中具有積極意義,更體現了對環境的關懷。
而這次的《維度轉換》,共邀請11組創作者參與,分別為陳浚豪(1971)、羅曜辰(1976)、林昆穎(1980)、蔡三行(1980)、陳姝里(1982)、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2011)、曾令理×偶然設計(2016)、陳普(1986)、李宸安(1988)、高德亮(1991)、張家翎(1992)等。
作品涵蓋了多樣態、具永續性的現地創作、文本轉譯,以及透過數位技術實現的創作成果;同時,依據創作形式與觀念,劃分為「維度壓縮」、「維度擴張」和「維度反覆」等3大類型,展現藝術家們對於維度轉換的探討,打造跨學科的精采演繹。
作品中,即有「從破碎到重生:地震板的藝術轉換」。2024年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3的大地震,造成大量建築物受損、經濟命脈的石材產業更遭重創。龍寶建設的協力石材廠也難倖免,石板在震動中傾倒破碎,形成難以處理的地震板殘料。
然而,這些被視為廢料的地震板,透過張麗莉發心,以及曾令理團隊的創意,重新演繹為跨建築領域的藝術創作。
曾令理團隊運用數百片龍寶建設原購置、但已損毀的花蓮地震板,發展出《Earthquake Plate》系列;地震板的紋理見證了地殼深處的能量,不僅反映了災難的現實、也象徵著自然的常態,展現出毀滅中所蘊含的力量。
張麗莉指出,人生無常、難免經受挫折與磨難,希望人們能從破碎中重建,轉變心態、積極展望未來;如同這批地震板透過藝術轉換,重新建立文化價值、啟發新的思維,並感受不同形式的美感。
張麗莉提到,柏拉圖在《理想國》中,以洞穴寓言傳達人類的認知局限及面對未知的挑戰;探討如何擺脫慣常經驗的束縛,以接近更真實的世界。對藝術而言,這種批判與創造的過程尤為珍貴。
因此,延續這一思考,臻品34週年展的藝術家們透過對空間、形態與時間的感知,遊走於日常與超越經驗之間的微妙界限,延展對世界的嶄新理解與想像。
他們的精神同樣注入主視覺文宣設計概念中,將維度轉換的瞬間與轉折、視為「不可預期的靈光」,將引領觀眾突破視野、探討潛藏的各種可能性。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5-01-14新聞合作金門歷史民俗博館慶祝14週年:慈悲和平-展望活的博物館島
- 2025-01-14新聞合作臺史博春節寒假必玩全攻略看這
- 2025-01-14新聞合作金門文化管所尋根溯源×點燈傳承×聯合研究中心啟用 共創文化新篇章
- 2025-01-13新聞合作中彰榮家歲末年終春節年貨住民長輩大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