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 全台唯一移動式戶外沉浸式體驗劇場隆重揭幕開跑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今(4/18)日於全台唯一移動式戶外沉浸式體驗劇場「C-LAB穹頂劇場」中舉行開幕記者會。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主辦「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今(4/18)日於C-LAB 穹頂劇場中舉行開幕記者會。台積心築藝術季今年以「A.I.─Art & I」為主題,首度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及清華大學藝術文化總中心美術館合作,將內部直徑十五公尺、高九公尺全台唯一移動式戶外沉浸式體驗劇場「C-LAB穹頂劇場」移展至清華大學台積館大草坪,近六十場次數位藝術影像作品輪番放映,為新竹民眾展現新世代科技藝術的魅力。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致詞。

 

參加「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開幕記者會的貴賓,包括: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清華大學副校長張祥光、牛耳藝術經紀藝術總監牛效華、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臺北木偶劇團藝術總監伍姍姍及艸雨田舞蹈劇場團長王羽靖齊聚等七人,一同為即將到來的年度藝術盛事揭開序幕。

 

▲以「A.I.─Art & I」為主題的台積電文教基金會「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首度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及清華大學藝術文化總中心美術館合作,在清華大學台積館大草坪的「C-LAB穹頂劇場」,輪番放映近六十場次數位藝術影像作品,為新竹民眾展現新世代科技藝術的魅力。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表示,台積心築藝術季迄今進入第二十二屆,每年都力圖求新求變,期望藉由藝術季的主題訂定以及精心規劃的藝文節目,吸引社區民眾及校園學子親近藝術,提升精神生活。台積心築藝術季過去一向以人文節目作為引介主軸,今年應運全球討論熱潮,以A.I.作為主題,移展高科技的沉浸式體驗劇場,播放國內外數位創作者的優秀作品,希望透過這樣的結合,能吸引更多民眾對於科技藝術的喜愛;除了科技藝術,今年藝術季同樣也涵納了古典及跨界的展演,無論是科技藝術或是傳統經典,都是自人心出發,期盼社區民眾都能在藝術季中找到安適心靈的領域,甚至開啟人文與科技關係的深刻思考。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開幕記者會。圖由右至左:臺北木偶劇團伍姍姍藝術總監、牛耳藝術牛效華藝術總監、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彭俊亨董事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曾繁城董事長、與國立清華大學張祥光副校長、國光戲團張育華團長、艸雨田舞蹈劇場王羽靖團長,大家一同透過代表人工智慧感情與意識的紅白球啟動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Art & I」。(圖/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提供)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補充,坐落於台北舊空軍總司令部的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是臺灣科技藝術孵化基地。此次非常榮幸能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合作,讓C-LAB穹頂劇場(FVL DOME)進行移展,來到台灣的科技重鎮—新竹。彭俊亨說,歷經數次迭代開發的FVL DOME為投影解析度總運算量22K的移動式沉浸劇場,搭配25.4聲道的環繞音場,提供了數位藝術創作者的展現舞台。今年台積心築藝術季C-LAB將安排播放9部影像作品及2部現場劇場演出,期盼藉由合作,能讓讓新竹的民眾看見科技藝術的精彩及可能性。

 

▲以「A.I.─Art & I」為主題的台積電文教基金會「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在清華大學台積館大草坪的「C-LAB穹頂劇場」,輪番放映近六十場次數位藝術影像作品,為新竹民眾展現新世代科技藝術的魅力。

 

清華大學副校長張祥光則指出,這是清華大學美術館首次在校慶期間參與舉辦的大型戶外藝術活動,意義非凡。本校一直以來致力於跨領域的整合與未來人才的培育,希望這樣的藝術行動能在校園中不斷發芽、茁壯,激發更多產官學之間的跨域合作與創新,深化科技與藝術的對話,讓文化的種子深植校園、永續發光。近期美術館、文物館、文學館以及藝術、教育學院將陸續完工啟用,可期待在不久的未來,清華大學南校區將會成為一片人文薈萃的教育聚落,非常感謝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在清華校園持續地舉辦優質藝文活動,為高等教育注入人文活水。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開幕記者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曾繁城董事長(左7)、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彭俊亨董事長(左8)與國立清華大學張祥光副校長(左6)等貴賓於C-LAB穹頂劇場中一同啟動【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圖/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提供)

 

除了科技藝術之外,精緻的表演藝術仍為心築藝術季的策展核心。長期推廣古典音樂的牛耳藝術經紀公司藝術總監牛效華指出,非常喜悅能夠再度參與台積心築藝術季。台積心築藝術季為國內企業型藝術大型活動的標竿。今年牛耳藝術特別引入二位深受國內外樂壇喜愛的音樂家─法國大提琴家卡普松
及韓國鋼琴巨星趙成珍─分別於新竹、台中及台南舉行三場演出。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開幕記者會,特邀六月14及15日將於C-LAB穹頂劇場演出的驫舞劇團帶來《自由步-造山運動》。(圖/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提供)

 

牛效華說明,此次卡普松的演出曲目極為特別,不僅帶來古典的貝多芬奏鳴曲,更將攜手子弟兵卡普松七重奏Capucelli共同演出跨界曲目,令人期待; 蕭邦鋼琴大賽金牌得主趙成珍,自獲獎後國際邀約不斷,屢與世界級樂團合作演出,柏林愛樂更於去年邀請其為駐團音樂家;此次來台,趙成珍特別為府城的樂迷帶來李斯特以及貝多芬等德奧經典曲目,展現出其雋永詩意的剔透琴聲。

 

▲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特別將內部直徑十五公尺、高九公尺全台唯一移動式戶外沉浸式體驗劇場「C-LAB穹頂劇場(FVL DOME)」,移展至清華大學台積館大草坪。(圖/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提供)

 

國光劇團則以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青春版》全台首演參與藝術季。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表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支持傳統藝術推廣持續不輟,作為基金會的長期夥伴,國光劇團甚為重視心築藝術季的舞台,定將精采好戲呈現給新竹戲迷。《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是國光劇團紅樓戲的標誌,也是王安祈教授2003年擔任國光劇團藝術總監所推出的第一齣戲。2015年由魏海敏主演的王熙鳳曾參與心築藝術季,爐火純青的梅派唱腔,翻雲覆雨的精湛演技,震攝所有戲迷的心;2025年經典傳承,由京劇天后親授愛徒黃詩雅,從唱腔的自戲劇作表依據演員特質重新設計,發展出屬於青春版的戲劇張力。黃詩雅的王熙鳳絕不讓戲迷失望。

臺北木偶劇團藝術總監伍姍姍緊接著說,非常開心能以創新布袋戲《水鬼請戲》再次接受藝術季的邀請。伍姍姍說,《水鬼請戲》與一般傳統彩樓布袋戲演出十分不同,結合了光影戲及多層次現代舞台,以營造出陰陽迷離的空間感。《水鬼請戲》的靈感來自嘉義民間傳說,透過巧妙的編劇及傳統操偶技師的技藝,將原本具有神祕氛圍的傳說,轉換成至情至性的人間故事。這個製作也獲得了傳藝金曲獎的「最佳導演」及「最佳偶戲主演」兩項大獎,除了氣勢磅陀的京劇紅樓戲,也歡迎觀眾來欣賞兼具細膩及創意的布袋戲。

深耕新竹多年的艸雨田舞蹈劇場則將帶來首部臺法國際共製節目《親密近地》。團長王羽靖興奮地指出,非常榮幸能夠接受心築藝術季的首次邀請。近幾年艸雨田舞蹈劇場致力創新,透過國際交流累積創作能量,期望能開創出與觀眾共情、共感的細緻作品。《親密近地》為法國編舞家奧萊.康詹拉 Ole Khamchanla 的創作,概念源起Ole當時被困在法國無法回寮國探望家人的思念之情。作品籌備歷時兩年,編舞家不僅將自己獨特而充滿力量的舞蹈風格,帶給艸雨田的五位台灣表演者,同時亦透過作品提問觀眾對於距離與親密感的不同想像。

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期間自4月18日至6月29日,共計近70場演出,除以上節目,還包含結合復古及人工智能圖像創作的《新世代浮世繪》、由作家簡媜將帶領我們漫遊《古典森林之旅》以及特別為學子們安排由雲門舞集演出的教育公益場《定光》,相關活動內容、時間場次、地點及購索票資訊,均已公告於藝術季網站中,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網查詢關鍵字「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網址為 https://www.tsmc-foundation.org/art-festival/2025/ 

​ 

作者資訊

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