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 蔡鎤銘/評論
2024年7月13日一個炎熱的星期六,川普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舉行的一場競選集會上,遭遇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暗殺企圖。當時,數千名支持者聚集在現場,熱切地等待著這位前總統發表演講。川普剛剛站上講台,突然間,現場傳來幾聲清脆的槍聲,打破了集會的歡呼聲。
根據媒體報導子彈射擊提詞機,玻璃碎片擦過了川普的右耳,導致他的臉上鮮血直流。這一刻,無數鏡頭捕捉到了這一驚悚場面:川普在特勤局的迅速反應下跌倒在地,但他很快站起來,面對驚恐萬分的群眾,揮舞著拳頭,大聲呼喊:「Fighting」這一瞬間,成為了當天最具震撼力的畫面,也迅速在全球引起了廣泛關注。
在槍擊現場,特勤局展現出高度專業素養和迅速反應。他們定位槍手,成功「擊斃」20歲共和黨人托馬斯·馬修·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來自賓夕法尼亞州貝塞爾公園。據報告,克魯克斯是從附近建築物屋頂射擊。在記者會上,特勤局發言人表示已「擊斃」克魯克斯,解除其威脅。不幸地,這次行動造成一名無辜觀眾遇難,另有兩名觀眾受重傷。
槍手克魯克斯的動機尚未完全明朗,但他的背景引起了公眾的極大關注。作為一名年僅20歲的共和黨人,克魯克斯的行為讓人不禁思考,這背後是否有更深層次的政治或心理因素。另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的一份記錄,一位名叫托馬斯·克魯克斯且使用同一地址的捐贈者,曾於2021年1月向一個民主黨政治行動委員會捐贈了15美元。FBI正在進一步調查他的行動和動機,希望能夠解開這一驚天事件的謎團。
政界反應:兩黨一致譴責暴力
事件發生後不久,拜登總統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暴力行為,並向川普總統及集會人員祈禱平安。拜登強調,美國不容忍暴力,呼籲全國團結一致,共同譴責和抵制這種不可接受的行為。
這番話在當前極度分裂的美國政壇上顯得尤為重要。拜登不僅向川普及其支持者示好,也向全美人民傳達一個重要訊息,即面對暴力,美國需要的是團結,而不是分裂。
除了拜登,兩黨議員也迅速譴責這次暴力事件,並呼籲和平與合作。共和黨議員強調,此類行為不能容忍,應受法律制裁。民主黨議員則呼籲大家冷靜下來,共同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
拜登競選團隊宣布暫停競選廣告,以示對事件的尊重和悼念。此舉得到兩黨廣泛支持,展現了政治成熟和責任感。通過此舉,拜登競選團隊希望全國人民能集中精力關注事件本身。
歷史事件對比:政治暴力與總統命運
1912年,前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在競選期間也遭槍擊。一名德國移民為報前總統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之仇而開槍擊中羅斯福的胸部。雖然子彈未能致命,但羅斯福仍繼續完成演講,並對觀眾說:「這還不足以殺死一隻麋鹿」然而,此次事件未能為他的選舉帶來積極影響。儘管得票多於當時在位總統塔夫脫(Howard Taft),羅斯福仍被民主黨的威爾遜(Woodrow Wilson)擊敗。
1981年3月,當時的美國總統羅納德·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在華盛頓特區發表演講後遭到約翰·辛克利(John Hinckley Jr.)的槍擊。當時,一名警察、一名特勤局特工和白宮新聞秘書詹姆士·布雷迪(James Brady)也在事件中受傷。雷根總統在這次暗殺企圖中倖存下來,並在兩週內重返工作崗位。布雷迪則因傷勢嚴重,終身坐在輪椅上。
辛克利的動機並非出於政治原因,而是由於他患有精神疾病,試圖引起當時著名女演員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注意。儘管如此,這次槍擊事件對雷根的政治生涯產生了重大影響。槍擊事件後,雷根的支持率迅速上升了8個百分點,接近70%。然而,隨著經濟形勢的惡化,他的支持率在當年後來下降了40多個百分點。但最終,雷根在1984年的選舉中仍以壓倒性優勢獲勝,成功連任。
這次暗殺企圖還有一個長遠的影響。終身坐在輪椅上的布雷迪及其妻子將餘生奉獻於槍支管制的倡導,推動了1994年《布雷迪法案》的通過,這是第一個聯邦層面要求對購買手槍者進行背景調查的法案。
暗殺企圖對川普選情的影響
川普面對的選舉環境比羅斯福和雷根更複雜,距選舉日不到四個月,同情分可能持續發酵。他在共和黨內有牢固支持,拜登的健康問題也讓選情更加撲朔迷離。
川普在暗殺企圖中的迅速且強硬反應,可能增強他的支持率。這與高齡體弱的拜登形成對比,或吸引搖擺選民,持續到選舉日,進一步增強他的競選優勢。然而,也有人質疑這是川普陣營自導自演。
此次事件突顯美國政治環境的緊張與分裂。調查顯示,近25%的美國人認為「愛國者可能需要訴諸暴力」,75%認為民主面臨風險。政治極端主義和虛假資訊的蔓延加劇了這一風險,外部勢力也可能利用美國的分裂來干涉政治進程。
美國學者指出,此事可能是更多政治暴力的開端。所有政治派別都應譴責暴力,呼籲和平團結,才能防止民主進一步危機。
未來展望:政治暴力與全球民主
這次事件無疑將影響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成為2024年選舉的重要一章。總統拜登呼籲全國團結反對暴力,得到了兩黨的廣泛響應。但專家指出,僅靠發聲是不夠的,政界需要採取更積極的措施,確保選舉和政治過渡在和平環境下進行。
政治分析家警告,美國可能面臨更多政治暴力,這不僅威脅個人安全,還可能損害整個民主制度。領袖們需預見這些風險,採取行動遏制極端主義和虛假信息,確保執法部門有足夠資源應對威脅。
與美國的動盪相比,其他主要民主國家目前未經歷嚴重政治危機。2024年是全球選舉頻繁的一年,多數國家的選舉過程自由公平,顯示出全球民主制度的韌性。美國應向這些國家學習,認清政治機構面臨的危險,共同努力保護民主價值,進行制度改革,增強民主制度韌性。
美國政論學者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強調了當前美國民主面臨的嚴峻挑戰以及保護這一制度的重要性。他呼籲美國人民關注並積極參與這場關乎國家未來的討論,共同努力保護和增強民主制度。布雷默指出,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美國才能克服當前的困境,確保民主的長久繁榮。
總結來說,這次暗殺企圖事件凸顯了美國政治的脆弱性,但也為國家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和加強民主制度的契機。未來的道路充滿挑戰,但只要美國人民和政治領袖們團結一致,保持冷靜和理性,就能夠迎接這些挑戰,保護民主的核心價值,並為後代創造一個更加穩定和繁榮的未來。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淡江大學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事務召集人、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更多《獨家報導》
作者資訊
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
- 2024-11-21新聞合作臺北市政府11/23、24直播中華隊12強賽關鍵戰 蔣萬安市長、小龍女們號召球迷齊聚應援打造第二主場
- 2024-11-21新聞合作美商雷神公司詐欺我國軍售 52億賠罰款已繳國庫
- 2024-11-21新聞合作三總整形外科細胞療法 提升困難傷口療效
- 2024-11-21新聞合作以「衛生服務部」名義寄發惡意郵件 請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