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與金融監管機構大幅降薪 管理改革引發關注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央行及三大金融監管機構,自本月起將啟動大規模降薪計劃,降幅最高達50%,此舉旨在拉近金融監管人員與體制內公務員的薪資差距。《路透》報導指出,這次降薪與2023年發布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相關,該方案將金融監管人員納入公務員管理體系。

據悉,此次降薪涵蓋範圍廣泛,其中部門主管的薪資削減50%,一般員工降薪約40%,部分資深高層的降幅更高達60%。舉例來說:中國證監會的部門主管年薪幾乎是其他單位公務員的兩倍,政策實施後已從過去的30萬至4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35萬至180萬)大幅削減。

根據改革方案,過去由證監會派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等部分高薪人員,薪資可達一年700萬至1000萬人民幣,但隨著公務員管理體制的實施,這些人員的收入將受到嚴重縮水。

2023年3月,中國宣布《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重組金融監管體系,將原有的「一行兩會」架構(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整合為「一行一局一會」,即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成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而證監會則由事業單位轉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此改革對中國人民銀行的員工影響尤為顯著,該行的員工自1997年以來即隸屬於國務院,但薪資結構一直與其他兩大監管機構保持一致。針對上述訊息,目前相關官方單位尚未回應置評請求,這三大金融監管機構也未揭露確切的員工人數。

根據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杰的分析,這次改革將監管總局的所有人員完全納入公務員體制,堵住以往的「旋轉門」機制,從而終結相關人員在體制內的隱性收入。魏杰指出,這些改變可能影響約十幾萬人,對部分高薪人員造成顯著經濟損失。

雖然降薪計劃尚未公開具體細節,但目前已引發市場與社會廣泛關注。支持者認為,改革將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性,有助於縮小金融業與其他公務員薪資的差距;反對者則擔憂,薪酬大幅下降可能導致人才流失,削弱中國金融監管的專業能力。


 

作者資訊

商傳媒